白矖說:“作為考古系出身和現任一級助教,你應該要養成到一個地方就去查閱地方誌的習慣。”
古玄武聽她話裡有話。
她確實話裡有話,繼續說:“你要順利透過博士論文,可別在賓院長前面犯這個錯誤。”
古玄武聽著,卻不動手。
白矖看他一眼,動了動手上的平板,給他看一個彈出的頁面。
古玄武這才接了過去。
頁面是一個掃描的檔案。上面用小楷工整書寫魏河和南嘉那座山的來歷。古人不喜歡說廢話,往往日誌的內容都是能寫十個字絕不多湊十一個字。
這個日誌的內容也是十分簡略。
直接半頁了事。
翻譯成白話文卻可以擴充套件一番。可以洋洋灑灑,也可以大概概括:其實就是簡單的介紹了一魏河邊的小山,小山無名,但古人都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山不高,卻因有仙居此處,靈。
何來憑據?
說這座山上多出虎,深夜可聽聞虎嘯。而虎卻從不傷人,山下獵戶上山打獵,也只見虎爪印,不見虎。那山常年多雨,即便山下大旱大災,山上依然日日清晨濃霧團山。
斷言有神仙在此居。
轉眼過百年。隨性一日,有一女子從魏河隨家人到南嘉投親,在山上過路時候遇到綠林強盜,全家慘死屠刀之下,只女子孤身一人逃下山來,躲在南嘉鎮中。那綠林匪首原本為魔鬼所化,故不懼虎,來到人間佔道為王。
魔鬼發誓要尋找到那個女子,搶佔女子。魔鬼開啟天眼,眼看要尋到蹤跡尋到南嘉。這個時候,山神出現,降下山頂白霧,籠罩整個南嘉鎮。白霧終日終年不散,魔鬼在茫茫白霧中遍尋不著,悻悻離去。
又是百年過後。那魔鬼已經不知蹤影。可是南嘉的霧,卻依然在籠罩南嘉。保佑著每一個在其中的男人,女人和幼童。而那有仙則靈的山,卻再也沒了白霧團團的景象。
縣誌說,那霧就是祥雲,祥雲在人間,神仙就無法飛昇。所以神仙依然居此,神仙在南嘉。神仙便是霧,那霧就是神仙。故而南嘉的人戀家,不捨離家。
白矖眼角的餘光瞄到古玄武放下平板,說:“南嘉和魏河的居民一直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所以三年前要開挖這個山建公路,就沒成功。民眾投票加簽名反對。政府也沒辦法。畢竟本來修路就是為了改善民生。結果民意大過天,也就妥協了。”
白矖問他:“你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
古玄武說:“我覺得這個山神.......一開始把那個魔鬼殺了不就得了?難道一個神仙還打不過魔鬼?神可是在鬼之上的。”
古玄武慢慢道:“而且如果這個魔鬼在這裡找不到想要的姑娘,只要這惡魔還在,只要他的愛無處安放,必然去禍害別人家的姑娘。山神救了一個,那別的怎麼辦?”
他腦洞大開:“除非那魔鬼是個痴情鬼,就要這個姑娘,就愛這個姑娘,偏這個姑娘不要,生愛這個姑娘的人,死愛這個姑娘化做的鬼——那豈不是就成了另外一番故事?”
“你想的真多,”白矖說,“人家這就是個故事。再說了,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生態得到了保護。後來植物專家有上山去看過,這個山上,有很多百年的古樹,還發現了一顆活化石之稱銀杏。當地的居民以為那山上是一片銀杏林,後來專家過去看,才知道那根本就是一顆銀杏。因為太大了,獨木成林。那些他們認為的小樹,其實都是本體的旁支。若不是村民因為信奉山神拒絕挖山,這個銀杏樹不一定能保得住。有趣的是,這件事情報道出來,當時很多網友說,這就是山神的保佑,那個山的山神還在山上,以這種形式,保護了這個山上的生靈。”
白矖說:“任何事物和任何傳說一樣,能夠留到現在,都是有原因的。或許是他們緣分還未曾斷,或許是職責還未盡,也或許是他們的壽命還在。比如山,你看他已經過百年,可是或許以山的壽命來算,人家還是個青春少年呢。這樣想也有去,壽命如此短的凡人,卻在保護一個還尚在少年時光的神仙。”
古玄武只聽到了前半句:“緣分未盡?”
白矖說:“是啊,世上又不是隻有人和人存在緣分這個說法。人和寵物,人和山,人和城市。都存在緣分。比如有的景色你可以看到,可是有的城市,你想著總有機會去一去,可是誰不知道哪天你看新聞,那城市卻不存在了。這就是緣分。緣分也分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