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終沒有留下他的兄長最後的血脈。
她被安葬在江邊十里的位置。墓碑朝著南順的方向,隔江相望。元朗也在那些日子望去,那隻見煙波茫茫,江水波瀾,不見鳥棲身,不見人歸來。
四百七十二人。
四百七十二人渡江。
不到三月,只剩不足兩百人。
那些皇室親貴,大多都是嬌生慣養,平日日頭大要打傘,出行要坐轎,冬日要溫酒,暖房要燒炭,還要種遍鮮花,要隔著琉璃的窗觀賞落雪,要聽著蛙聲伴著清風飲茶。
他們如何能夠踏地了碎石黃沙鋪成的路,走過滿是荊棘的荒野,睡過路邊散滿枯骨的草地,烏鴉和禿鷲在不遠處冷冷看著,伴隨夕陽,小小如黑豆的眼中閃現著精光。
它們以腐肉為食物,不吃活人,它們感覺到這些人生命的耗盡,它們有的是耐心等待一頓十分值得的美餐。
對於這一切,那些虛弱膽怯的王孫公子已經幾乎要哭瞎眼睛。
那個只有七歲不到的牡丹小公主,緊緊地把頭埋進太子妃的臂彎中,一隻小小的手還小心翼翼護著太子妃的肚子。
她只有七歲,卻已經開始懂得,去保護還沒曾出世的,比她更加年幼的胎兒。
太子妃自國破後,只哭過兩回。一回哭牡丹小公主。
牡丹公主死在一個寒涼的夜裡。她高熱,身體滾燙,卻不停的打哆嗦,就算是把所有的衣物和大氅都裹住,她依然冷的掉眼淚。太子妃安慰她,哄她:“在等一等,等到太陽出來,太陽出來,就像一個火盆,立刻就會溫暖。它會驅趕一切的寒冷和黑暗,會驅寒病魔,也會驅寒黑夜裡的妖怪。你要等一等,再等一等。”
於是牡丹小公主就等。她被裹成了一個小小的球,只露出一雙烏黑髮亮的眼睛在圓溜溜的轉,她的睫毛濃密,帶著溼潤的淚水,她柔軟的額髮被汗水潤溼,粘在白皙瘦弱的臉蛋上。
她起初一遍一遍問:“太陽出來了嗎?”
太子妃溫柔回答:“現在還沒有,不過快了。”
她乖巧點頭。過了一會,又問:“太陽出來了嗎?”
“還沒呢。”
“.......那黑暗裡的妖怪怎麼辦?”
太子妃說:“我們有火把,你的九哥哥元朗也在帳篷外面守著,如果有妖怪來,他就趕跑它!”
牡丹小公主笑彎了眼睛:“可是九哥哥自己還是個小孩呢。”
太子妃說:“九哥哥再小,也是小牡丹的哥哥啊。”
牡丹小公主乖巧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