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聽他的訓誡。也擺出一臉認真的模樣。
杜衡在此時問他:“趙公子可有娶親不成?”
趙公子笑眯眯:“孤家寡人......為什麼呀?因為你趙公子我好奇心一直很強。”
他朝杜衡眨眼:“趙公子很有覺悟,既然好奇心旺盛,想要終生找死,就別有牽掛,也別做別人的牽掛。”
杜衡知道趙公子瞧出了他問這一出的意頭,不由得臉紅一下。但是既然趙公子不點破,他也就接了這個善意。
但是他還是有那麼一點好奇心需要滿足:“不會後悔嗎?”
杜衡問他:“我師父說,人這一輩子還是要有伴一起走路的。”
趙公子說:“記憶就是我的伴侶。”
他敲打一下自己的頭,再瞧杜衡的頭:“而且等你長大就會知道,這樣可以陪你走一路的伴,實在是太難得遇到了。很多人,只會陪你走一段。你也會這樣,會陪著很多人走一段路,到了分叉口,就會分道揚鑣。‘道不同不相為謀’,是一件非常爽快又痛快的事情。”
杜衡不懂。
但是既然說了是長大後才懂得。那就不著急了。
他會長大的。若是沒長大,那現在懂了又有什麼用呢?
於是趙公子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你是如何踏上江湖路的?”
杜衡說的很簡單:“我家裡是普通人家,讀書人,出過縣令也出過知府,我八歲就考中了秀才。然後我就遇到了不靈道人。”
這轉折太快,同時那個出場的人也太過於令人驚訝。
居然是不靈道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公子想。怪不得連雁南聲都看不出來杜衡招式中的套路。
原來杜衡師承的是不靈道人。
不靈道人,江湖尚算是名頭響亮的。他是個武學奇才,行蹤不定,擅長破案,在江湖上有他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他確實無門無派,別說門派,他連一個身份都沒有。
若是硬要說,不靈道人,出身青城山。
不靈道人是個道士。瘋道士。
他生來有足疾,被親生父母丟棄在青城山道觀外。被一個下山採買的小道士撿了回去。道觀養很多棄嬰,不缺這一個。於是也跟著養了起來。一開始除了有足疾之外,不靈道人還算是個正常的小孩子。等到長到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瘋瘋癲癲。他對著剛剛開放的花朵哭哭啼啼,對著枯死的殘木拍手大笑,秋風落葉的時候,他當著香客的面手舞足蹈,大雪漫天,天寒地凍,他偏偏嚷熱,坦胸把自己埋在雪裡。
他原本叫什麼早就被忘了。
很多香客見他總是嘴裡布靈布靈的學山裡的鳥叫,於是就暗中叫他不靈道人。他偶爾聽到,歡喜地很,就把這個稱謂用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