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柔的笑,加上慢吞吞的語速,配合字正腔圓普通話甲等的強調。聽著挺享受,也怵。沒幾個學生聽老師用官方語調說話不怵的,不怵也不會有享受。
陳大媽是怵。
成言這個時候,像又站在了講臺上。條理分明,有理有據的:“我平均一週過來一次。一次我會過來住。一次呢,我接我弟弟去市區。但是幾乎每一次,都是在白天。我沒半夜去接孩子的愛好。也算不上有車燈。......所以晃眼這事。應該算不到我的頭上。”
成言慢吞吞的。
但是言語中沒有一點好講話的意思在裡面。
“至於走進來......這個小區有兩個進口。一個繞遠路,很不方便。幾乎算是廢的。除了xx工廠工作的。另外一個就是這個。我來一趟,又不是空手。要給我弟弟帶吃的,帶食物,新衣服,牛奶,每一個都不是輕的。走進來......很累,也很費時間。而且還是上句話,我是白天來,很曬。當然如果要解決這個麻煩,可以繞遠路。那油錢怎麼辦?”
成言笑意擴大,挺直腰背,顯得個子更高。需要陳大媽仰頭。
他俯視:“這錢,您掏?”
......陳大媽節約慣了。到現在還保留著水龍頭不擰緊在底下放個盆接水的習慣。他還教育兒媳婦:水龍頭不擰緊,留點縫滴水,水錶不走字。
兒媳婦連嗆聲都懶得。
陳大媽一聽到和她提錢就心口疼。
這種疼痛不是雙向的,故而她最愛和旁人提錢。
但是日子長,陳大媽越發覺得,有錢人,越有錢越摳門。尤其是開著好車的那些年輕人。錙銖必較,嘴上說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但是得理不饒人這事,真是咬的死緊啊。
還吵不贏。
要吵,年輕人會說,尊老愛幼是一回事,有一說一,是另外一回事。
......
哪兒那麼多事?
他們在三樓陽臺。
樓下又進來一輛車。好車。看著比成言的那輛貴不知道多少。
車停在他們樓下,正下方。下來一個小孩子。
陳大媽要心痛。她房子,租太早了。
有錢人越發多,比腿毛的多。雖然每個有錢人都只願意拔一根腿毛。但是腿毛也有粗細比較不是麼?
這輛車的主人的腿毛,比起斯文的成老師。估計海了去了。
喜歡南嘉記事請大家收藏:()南嘉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