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一直被沈柏良記在了心裡。
說這句話的同胞姑娘只是萍水相逢,之後再也不曾見到。沈柏良的朋友倒是對此懊惱。朋友當時在海邊的小酒館對這個落單的姑娘一見鍾情,姑娘當時也願意和自己聊幾句,朋友原以為姑娘也對自己有那麼幾分意思。結果沒想到講究緣分這種事情,落到中國人的頭上,居然也有不靈驗的一天。
沈柏良對此的解釋是,緣分有長有短,深厚的可以得終身相伴,緣淺的可的一夜纏綿。沈柏良評價朋友的這段緣分,大概太過於短暫了,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前世三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而這段緣分至少還打了個照面,說了兩句話。那麼算起來,朋友前世大概對這個姑娘的回眸次數應該足以令他扭到脖子。
可歌可泣。
朋友沮喪萬分。開始懊惱這個前世扭到脖子才換來的緣分姑娘居然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他恨自己的紳士風度,不然至少會有一張偷拍照。
而沈柏良對於那個緣分姑娘的印象更加模糊,除了那一句一直不曾忘記的話,只剩下那姑娘一襲綠色的復古衣裙以及白的耀眼的面板。
太令人印象深刻了。在這個到處都是小麥色肌膚的海邊度假小鎮,出現一個淡雅的如梔子花一般的姑娘,怪不得朋友會側目直到一見鍾情。
今天悲傷,明天緩解,後天忘記.....真的可以嗎?
如此灑脫,這種今天明天后天的時間計算方法,大概連天上人間的時間差都很難做到的。
沈柏良在小酒保安葬半年後才回國。時過境遷,沈柏良有一種不真實的錯覺。彷彿眼前墓碑上的照片中人是個陌生人,彷彿他從來沒有去過那個酒吧,彷彿他從來不曾認識這個人。他的戶口本上屬於小酒保的一頁早就被登出。死亡證明也沒有落到他的手中。沈安良在這半年中穩妥的處理了小酒保留下的一切痕跡。倒也不是估計抹去。沈安良只是把小酒保生氣租住的房子買了下來。然後把所有的屬於小酒保的東西都鎖在了那間房間裡。家政公司的家政人員會定期上門清理。使得房間永遠都是乾淨如初。除了冰箱空空蕩蕩,陽臺並沒有晾曬衣服。初次之外,那套房子就像一個隨時等候遠歸的主人的家。
小酒保有一雙aj的鞋子。黑紅的經典款。是第一次生日的時候沈柏良送的。小酒保非常喜歡。最後的時刻都穿著那雙鞋子。可惜在他最後的時候搶救,鞋子被護士脫下,入殮人員把這雙鞋子連同衣服都裝在了密封袋交給了沈安良。沈安良最後把那雙鞋子裝進了鞋櫃。
有一天家政阿姨上門清理。順手就把那雙鞋子給刷洗了。小酒保在這個世上最後的氣息也消失了。
鞋櫃裡的鞋子恢復了全部的乾乾淨淨。家政阿姨很是高興。這樣,才像一個好孩子的家。
沈柏良過來過一次。他開啟看鞋櫃。看到那一鞋櫃的乾淨鞋子。整個房間都是井井有條,書架上碼著成堆的書,還有便利簽上寫著一些代辦小事,冰箱貼的紙條上還寫著菜譜。毛巾睡衣乾乾淨淨。看著就是個很好的孩子的家。
沈柏良在房子裡坐了很久。知道窗外陽光漸漸由炙熱轉為柔和,最後消失,月光取代太陽,在他身上籠罩一層薄紗般的亮。
沈柏良在薄紗中發出了一聲嘆息。
他沒有悲傷,談不上緩解,更加無法去忘記。
沈柏良之後回去澳洲。更加極少回到國內。有的時候就連沈安良的生日也不回來。沈安良倒是很無所謂,他已經長大,對於生日不再如孩童時候那樣惦記認為是大節日,反而是文玲,會打個電話抱怨他‘沒有良心’,‘一年到頭也不回來看看爸爸和弟弟’等等。沈柏良總是帶著笑聲賠罪。
沈柏良和這個繼母相處不錯。從最初的客套到後來的隨意相處,總算是打破了外人對於豪門家族鬥爭的種種猜測和臆想。
文玲並不知道小酒保的這個插曲。沈安良是個保守秘密的高手。只要他不肯講,就連身邊人都可以毫無所察。沈柏良把這一切歸結為掌燈人生來就有的天賦。文玲一心覺得,沈柏良不願意回國,多半是為了衛微微不平。文玲理解。卻無法真正置身事外。何況還有她那個婆婆,總是明著暗著提醒這件事情。她知道,她的婆婆就是替沈柏良防著她和她的兒子。沈家的長孫,必須永遠是沈柏良。
這個事實,就連沈柏良本人都不可否認。
文玲前期覺得沈家老太太迂腐。後來卻頓悟明白。說白了,沈家老太太偏向著的,其實不過就是沈家本家,而並非是明面上的沈柏良。文玲沒有出身,沒有足夠的靠山允許沈家去拉攏。可是沈柏良的母親衛微微不一樣,衛微微是獨女,沈柏良又是獨子,沈柏良的背後是一整個衛家。衛家的聲望足以和沈家持平。兩兩聯合之下,更是可以更上一層樓。沈家老太太的算盤打的精巧。她對於掌燈人這個身份耿耿於懷。也深受其害。正是因為如此,她急切的希望在她睜眼的時候可以看到沈衛兩家脫離容氏,脫離掌燈人這個束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沈家老太,眼見容氏不行。沈衛兩家有沈北楊,沈柏良,沈安良。甚至包括了外戚的沈成良和沈南良......而容家有什麼?容家除了那個還未長成的容若,只剩下那個任性無理最愛闖禍的容嘉嘉。她早該預料到,在容易失蹤之後,容家就要開始走向衰敗。這個時候,正正好是沈衛兩家脫離的最好時候。
沈柏良常年不回國。沈安良又沉溺溫柔鄉。沈家老太太表面上抱怨,但是一年才有一次的頻率連隔牆瘙癢都算不上。沈家老太太眼見沈衛兩家逐漸和容氏脫離關係,心情愉悅,於是越發的老當益壯。就連平日和文玲的日常較勁,都能在大半平手的前提下偶佔上風。
結果就在此時。沈柏良回來了。
因為容若開了眼。
容若的突然入局,轉變了當年似乎已經敲定的三家局面。
四十三歲的沈柏良孑然一身,他似乎打定了獨身主義。不急不緩。不考慮終身大事。而沈安良雖然正常結婚生子,可是膝下卻只有一個女兒。而容嘉嘉,雖然鬧得不停,卻正常的結婚生子,並且順順當當有了一個兒子。到後來,容易的親生弟弟容若入局,到了後來,旁支的容城又被接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