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你這匹夫!口口聲聲的說尊先帝遺詔,遺詔何在?皇上年少,何太后臨政,也沒做錯過什麼事情。你今天居然公開廢嫡立庶,你真當群臣不說話,就真的都認同你的做法?只是我們隱忍不發,找機會再宣揚正道!”
董卓一聽臉上有點掛不住了。董卓心裡知道群臣不服,可是大家都不說,至少面子上還過的去,這樣一說出來。氣氛立刻就變得尷尬了。
“豎子!你居然敢廢話!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
董卓說不過了,就不要臉了。直接說了,我就想這樣,你怎麼把我怎麼樣吧。
袁紹聽到董卓這麼說,沒有回話,望著站在董卓身邊的叔叔袁隗。袁隗眼神和袁紹一對,立刻別過眼去。袁紹立刻明白了,董卓今天敢在這大放厥詞,其實是得到了自己叔叔太傅袁隗的支援。原以為叔叔袁隗是願意支援自己的,看到如此,袁紹一陣淒涼由心而升。
“匹夫!天下就只有你手中有兵嗎!?”
袁紹摔碎笏板,拔出佩劍。董卓本能的向後躲了一步,袁紹傲嬌的“哼”了一聲,拿著劍就跑出了宮門。騎著馬就出城,奔向了冀州。
曹操掂了掂手裡的大將軍印,也沒作聲。看著董卓在宣禮臺上的被袁紹懟的啞口無言,先是覺得高興,微微得意之後,突然覺得滿心的淒涼。
“啊,天下的亂世從此而來。”
接下來曹魏篡漢,三國亂戰,司馬奪魏,八王之亂,五胡亂華,隋唐之前,數百年的亂世就從此刻開始啊。
曹操有著3000多年的記憶,他知道亂世之民賤如狗,他更知道在胡人眼中,漢人甚至連狗都不如。雖說悲傷,可這就是天命。天命如此,自己又有何辦法?
董卓看著裝完逼就跑的袁紹一溜煙的跑出宮去,自己被罵的都沒有反應過來,正要發作。身後剛剛按住何太后的是董卓的另一個女婿,李儒。李儒看到袁紹裝完逼就跑了路,李儒也是哭笑不得。不過看到董卓要發作,李儒趕緊按住董卓。
“泰山大人,趕緊完禮。”
董卓聽到李儒的話之後,也突然意識到卡在這裡,簡直有如鬧劇一般。趕緊趁著群臣不敢多言,儘快完禮才是真的。於是董卓先用眼神告訴了李儒,自己已經冷靜了,然後命令丁宮,趕緊完禮。
袁隗趁機攙著劉協,李儒拎起何太后。幾個人就回到了崇德殿裡面。丁宮命令群臣向新帝行禮,大部分人都選擇了默不作聲的低頭而泣。曹操也在這裡,他低頭不是心中憤恨,而是心中淒涼。想到華夏百姓要妄受400年的亂世。就覺得無比的淒涼。
“哎,自己本意也是要多久這天下蒼生。可是發現原來這個看似簡單的想法,竟然如此的難以實現。”
禮畢,完成。一臉淫笑的董卓挾著劉協,李儒,帶著禁軍就去了後宮。董卓當天不顧賈詡、蔡邕的阻止,直接就和先帝的貴妃,還在宮中未出閣的公主嘿嘿嘿了起來。
前殿的大臣議論紛紛的各回各家。曹操也帶著自己的三員大將,路上無話,騎馬回了曾經的太尉府。命人先讓曹洪回來。
到了傍晚,曹操洗了澡,自己拿出寶劍在自己兒時的小院子,後來的“家”裡舞起了劍。想象中眼前之人,就是董卓,董仲潁。舞著舞著,眼前董卓的樣子越來越真實,曹操劈向董卓的劍就越來越快。幾劍砍下去,董卓的影子就被砍碎在了地上。不刻,幾個影子又拼了起來,組成了一個人形,這人曹操不認識,可是這人卻好似認識曹操。
“姬姓改曹,曹公可還叫的習慣?”
喜歡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請大家收藏:()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