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確實也聽聞過如此的事情。董將軍可知道那詔板上所下的詔書?”
“我略有知一二。”
“哎,只是十之一二,那我也愛莫能助了。”
袁隗心想,這可不行,你就知道一二,那剩下的讓我編?那不又成了我出的主意了嗎?我肯定不能背罵名,背黑鍋和送死我都不要。你要想弄就弄,不想弄就算了。
“袁太傅。雖說你已經位及人臣,可是你可是出身三公名門之後。只願意屈居太傅?不願意更進一步位及太尉?”
“董將軍所言差矣。我居太傅還是居太尉都不誤我為國盡忠。將軍如果能知那詔書內容十之七八,我也好幫將軍想想辦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董卓一看這袁隗真把自己當傻子耍啊。自己想要立劉協,自己還不想出頭。問題是他袁隗可以守著現在的位置,可是我董卓現在不進則退。罷了,今天就讓他欺負一下,他日再消遣這廝吧。
“袁太傅,其實我知道先帝詔板內的全部內容。只是苦於自己振臂一呼,無人應從啊。”
“董將軍之心天地可鑑。只需要董將軍振臂一呼,朝廷百官必定影隨將軍。將軍既然知道詔板上的旨意,我兼尚書一職,正好府中有殺青過的詔板數塊。董將軍可取走2,3,將先帝詔書所記之事都書寫上面。明天朝會上示與群臣,此事可定。”
董卓一聽,還是讀書人壞啊,你光給我詔板,讓我回去編了詔書,我沒有玉璽啊。我拿什麼扣印?我去扣個蘿蔔章啊?還讓我在滿朝文武面前直接跳出來說要廢立。真是不怕我死啊。董卓又轉念一想,也罷,至少知道了太傅袁隗是支援自己的。先拿了詔板回去,在和賈詡、自己的女婿李儒商量一下怎麼辦好。退一步講,自己也是兵權在手。一會拿了詔板回去按照之前詔板的印章弄個假的,扣在詔板上,哪怕有人敢指正自己作假,自己也有全身而退的信心。
“好!那董某就為先帝,為天下振臂一呼!”
董卓雖說心裡有十萬個不甘,可是今天就是被人當了槍使喚,還吃了啞巴虧。仔細想想,自己也確實沒得選。還好袁隗沒有裝傻,如果他袁隗只是裝傻,自己更是毫無辦法。也只好留下賄賂,拿了袁隗給他的幾塊詔板回了自己的府裡。
董卓拿到了詔板,先讓人去找自己的女婿李儒,然後再找來賈詡。看怎麼辦才好。賈詡是誰?賈詡是漢末第一“毒”謀。董卓亂政,李郭之亂,張繡反水身後那個謀士。雖然在歸順了曹操之後愈發的低調,可是他依然在曹丕、曹植的奪位之爭中提前認清了天下的走向,位列三公,得以善終。
董卓拿到了詔板,賈詡很高興,不過,他表現的很剋制。因為他知道主意不能自己一個人都出了,就讓董卓等著李儒到了之後再做定奪。
李儒從自己和牛輔的駐地跑了過來,看到自己岳父手裡的詔板表現異常興奮。直接就出了主意,讓岳父泰山直接矯詔。自己找人去扣蘿蔔章,然後趕緊讓人串聯起自己的部隊。
第二天,天還沒亮,董卓的軍隊已經幾乎包圍了京城。上朝之前,京中各級官員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一是這是絞殺十常侍之後的第一個朝會。二是從早上起來京城金吾的部隊,廷尉的部隊,甚至宮廷禁軍的部隊都全盔全甲的整裝巡視。不管是誰,都能感受到著肅殺之氣。剛剛從廷尉軍殺十常侍之中稍微恢復一點的朝官們,又戰戰兢兢的奔向了皇宮。
袁紹和董卓都早早的到了,都認為今天是自己的回合。朝官們陸陸續續的到了之後。曹操決定晚點到,反正今天自己是看戲的,又不是主角。最好自己到的時候,已經都打完了才最好,省著崩自己一身血。
天一亮,大鴻臚掌禮,功勳、列侯、太尉崔烈在頭,大小將軍及其他軍官,依次入宮,於西成列,向東而立;文官司空劉弘在頭,各級文官,依次入宮,於東成列,向西而立。大漢天子劉辯乘輦出房,坐在輦車上的劉辯手裡還不忘了拿著馬肉串。
司空劉弘先出班,列了十常侍的罪狀,然後追了何進的封號。太尉崔烈在後出班,說讓四世三公名門之後的袁紹,袁本初繼任大將軍一職。原本的虎賁中郎將給了袁術,曹操也升了一級,拜奮武將軍。曹操以為這個時候董卓會出來搗亂,沒有想到董卓居然淡定的等文官武將都說的差不多了,還是沒有說什麼。曹操心裡正想著呢,難道有什麼事情比大將軍的軍權對於董卓來說意義更大?
正想到這,董卓突然出班,手裡握著一塊詔板。
“左將軍董卓,奉先帝遺詔,舉陳留王董侯繼承大統!”
滿朝文武震驚,曹操也稍微震驚了一下。“稍微”是因為他有劇本,“震驚”是因為他沒有想到董卓居然直接在朝堂之上就直接放出如此厥詞!
喜歡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請大家收藏:()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