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曹操先遷騎兵渡江、李郭二將帶兵回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曹操先遷騎兵渡江、李郭二將帶兵回京 (2 / 3)

陶謙一不瞎,二不傻。不用看到袁術的準備,也知道對於現在的兩個人來說,撤退或許是唯一的選擇。他這邊也默默的準備起了渡河的準備了。

曹操很樂意於看到他們開始打包輜重,準備逃跑。對於袁術和陶謙留下的兵卒,曹操並不準備“兵渡半而擊之”。曹操準備留下1000,2000弓弩手和他們交流就夠了。現在的他們除了投降,就只有戰死這一條路了。

至於說跑到河對岸的,曹操準備用虎豹騎和馬弓手追擊他們。反正自己只想殺袁術,對於沒有幾年好活的陶謙,自己隨時都可以到徐州去消遣他。

比較現實的問題是,運兵過河實在太慢了,超乎了曹操想象的慢。曹操都準備從廩丘直接叫曹昂出兵追擊算了。

可是,從廩丘出兵這種事情想一想就算了,畢竟不能把劉關張三兄弟太不當回事。真的萬一自己家中空虛,劉關張真來了,曹昂也確實沒有辦法處理他們。

就算慢,也得慢慢的把騎兵都送過去。雖然隔著黃河來回作戰了很多次了。可是對於渡河這個事情,曹操一直都很頭疼。可是,對面是潰軍,現在不殺,更待何時。

曹操和袁術在搶時間,畢竟他覺得袁術也沒有多難殺。畢竟天下第一惡人,董卓都死在了自己的手裡。他袁公路能算老幾?

董卓死了,董卓的弟弟董旻也死了,董卓的女婿,李儒和牛輔也都死了。可是,他手下的涼州還完完整整的有著20幾萬。從對抗酸棗同盟到鎮壓關中起義。用的都是朝廷的部隊。死的都是朝廷的人,西涼軍還很完好。因為李儒和牛輔的死亡,現在西涼軍一半在李傕和郭汜手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等王允的赦令,已經等了很久了。他們現在手握洛陽和函谷關。就算要回到涼州,有一定會路過長安的。他們就每天在這樣的惴惴不安之中度過。

看了看手中離開家鄉五年之久的兵卒們,他們倆的思鄉病也犯了。

“算了,在這苦等,還不如回家了。遣散了手裡的人馬,讓他們也能和家人團軍吧。”

兩個人達成了共識。既然等不到赦令,那就直接帶兵回鄉吧。兩個人把自己的決定和西涼軍的眾人說了。既然關中之地已經不歡迎自己了,就沒有必要死皮賴臉的繼續留在這裡了。該回家了。

他們手下的西涼兵,有的悲憤,有的歡愉。不過,大家基本上都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一起回家。

李郭二人帶著兵,就這麼從洛陽途徑虎牢關,慢慢的走向了涼州。他們路上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前半生的幾次謀略,徹底的斷送了大漢的江山社稷。後半生的幾次計謀,也徹底的讓曹丕和司馬懿捆綁在了一起。

諸葛亮說姜維是整個涼州最傑出的人才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問問這個人的意見。這個人,就是賈詡。

他們在路上遇到了賈詡。和他們同樣來自涼州,這個時代最好的謀士之一。

大家既然都是老鄉,那就閒聊了一下。

“什麼?二位將軍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赦令就直接帶兵回涼州了?”

“嗯,我們倆在函谷關和洛陽等了1個月了,依然沒有赦令。想到跟著自己出來的人馬都已經5,6年沒有回到過涼州家中了。思鄉心切,就帶著人馬準備回涼州了。”

“將軍,如果你們散去了兵馬。朝廷問責起來你們,該如何是好?手下的兵卒如果被朝廷問責,該如何是好?”

“我們沒有想過這個事情啊。我們覺得朝廷既然呆不下去了,接著呆在這裡有性命之憂。就算是我們不擔心自己,手裡這20萬兄弟,也總要有個交代的啊。”

賈詡看著他們帶著這麼多兵,這麼多糧草,就這麼灰溜溜的要從長安回涼州。賈詡差點都樂了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