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賊?
反賊怎麼了!
且先看看他是怎麼讓我等名留青史的,如果是正非邪,左右不過是一家人的性命而已,幹了又如何?
名?
重要!
比家人的性命都重要!
這就是他們的觀念。
就在眾人深沉思索之際,朱業開口了,一開口,矛頭就指向了大漢朝廷。
“現今朝廷昏庸無道,吏治敗壞,徭役不止,稅負沉重,世家大族高居鐘鼓,把握百姓命脈,魚肉鄉里,又天災不覺,地難不斷,百姓民不聊生......”
“我朱家至榮陽輾轉千里來到豫章,落於鄱陽,一路上所見甚多,兗州大水,朝廷賑災之事久久無過,逃難的流民衣不遮體,更有甚至易子而食......”
說到這裡,朱業微微一頓,緩和了一下內心的情緒,繼續說道:“我朱家隨時朝廷通緝要犯,但至今已經收留逃難災民者超過五千餘人。”
“此次前來艾縣本是為了購得這五千餘人的糧食,奈何城門校官以入城費之五倍收於我等。”
“我等認繳,士兵卻以其他莫須有之罪名想要扣下我等,打算另行其他辦法前來敲詐勒索。”
“悲憤之下,只能暴起攻城。”
“結果嘛......”
朱業環視一週,不屑道:“朝廷兵丁不堪一擊,區區四十餘人就將艾縣拿下。”
見到眾人面露震驚之色,朱業緊跟著又補充道:“現在我朱家進城者過千,不出兩日,駐地一千餘戶將盡皆遷入艾縣,人口總比將達到現今艾縣總人口近半餘。”
說著,朱業微微一笑,轉頭問道:“諸位可知,這一千餘戶災民在得到了一個安靜穩定的居住環境以後,聚眾成團,能戰著何?”
能戰著有多少?
底下眾人本來傾耳是想聽朱業談論青史留名一事,結果朱業套路不對,直接扔出了自己的武力來威嚇。
一千餘戶逃難過來的災民,意志和體魄自然不會差在哪裡去。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裡,這年頭會接納的災民,無一不是健康壯碩之輩,像那些老少婦孺,基本上是不會有人要的。
他們哪裡知道,朱業收納的災民是老少不齊,瘦壯不等?
只是在聽完過後,再那麼一聯想。
一千餘戶!
這可是幾千能戰之輩啊!
別說艾縣,整個豫章的兵馬加在一起,能戰著估計也就這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