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經濟異常繁榮的宋代,一本普通的書的價格大約在3克黃金,這個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700塊錢。
以當時農民的收入來計算,買本書的資費相當於今天買套房子,需要二三十年。
有一個故事。
就是宋代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他的朋友對他說:我的兒子特別聰明,看書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全部記住。
而王安石的回答呢?
誰家兒子看兩遍?
意思就是說在宋朝,如果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是根本沒有資格讀書寫字的,因為書本的價格太高了,你必須看一遍全部記住,過了這村就不再有這個店
注意!
這是宋代!
而現在是漢代!
漢代的經濟和開化較之宋代,又要差了許多。
這個時代,所有的書籍和學識都是把握在世家豪強的手裡。
讀書?
你有錢都不一定讀得起!
這些老頭被稱為頗有學識,什麼叫頗有學識?
不知道從哪裡偷學著認識了幾個字,會寫一部分人名,懂點為人處事的小道理。
這就叫頗有學識!
如果細算起來,或許他們識字量還不上下面這些正讀著千字文的孩子!
當他們看到一群稚童,不論男女,且不論出身,居然有資格坐在這裡讀書識字時,能不震驚嗎?
這時,朱業的聲音就像是在撓他們癢癢一樣,慢悠悠的想了起來:“諸位長者,我所說名留青史一事,正是此事。”
“嗯?!!”
眾老頭閉嘴噤聲,眼神卻是其刷刷的望了過來。
“呃......”
朱業沒看的有些尷尬,默默的小腿了半步,趕緊解釋道:“我打算將三味書屋,嗯......就是這個學堂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