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馬元義達成協議過後,六安則被劃入了廬江管轄,混三師將在此處暫時駐紮,等待廬江的混二師,現在的明九師兵力補充完畢以後,再做打算。
楊景的七師調離了江夏,轉到向南,繞過雲夢澤,入荊州腹地,攻宜都、南郡再下武陵,方便與鏖戰與長沙的三師、八師匯合。
這段時間的戰事很多,好訊息也有,例如五師,他們已經踏入了會稽所屬越地,成功打下了其腹地建安。
混四師分兵之下,一路打進了臨川。
這兩個師距離朱業盼望的那塊沿海平原,已然是不遠了。
局勢拉回長江口,朱澤與盧植也順利的打下了吳郡,兩支部隊多日聯合作戰,編制早已打亂,現在正在重新整編。
九江是目前局勢最不明朗的地方,這裡需要面對臨淮、東海兩地的漢軍進攻,周瑜已經下令,命廣陵的混一師抽掉了兩個團來九江協防,自己則率領九江的六師向著九江以北直撲了過去。
周瑜打算,他要在九江以外解決戰鬥,避免戰火燒到九江。
而九江以北,最近的一個地方是下邳,臨淮還尚在下邳的東北向,東海也就更遠了,不過這兩郡的漢軍若想攻擊九江,下邳的官道將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周瑜不知臨淮、東海兩郡的漢軍到底會做何打算,他此次出兵的第一目的,就是迅速將下邳奪到手中,然後再觀後事。
......
這日,天剛矇矇亮,太陽還沒有升起,官道上瀰漫著的那層厚厚的濃霧尚未被陽光衝散,人的可視範圍最多也不過百步。
六師的戰士在周瑜和孫佑的帶領下,正挎著整齊的步伐向前行進著。
“公瑾,咱們沒必要這麼趕吧?這麼一大早的,整支隊伍,連前軍後軍都無法看清,百步以外,甚至連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
孫佑轉過頭去,滿臉擔憂的往著一旁的周瑜。
二人騎著駿馬,行走在隊伍的中央,皆是身著甲冑,頂帶頭盔,所用的兵器則是挎靠在馬身一側。
不過這兩人並行,稍是顯得有些奇怪。
孫佑此人個頭並不高,體形稍顯寬廣,加上坐下那匹大馬,隔著老遠探眼望去,端得是有些敦厚。
若是孫佑一人騎行,倒也還算氣質不凡,頗有威武。
可偏偏他身旁是那周瑜......
周瑜此人身長八尺有餘、風姿特秀,舉手頭足之間爽朗清舉、龍章鳳姿,渾身上下氣質自然、蕭蕭肅肅,伴隨著馬兒前行起伏,裡外透露著一股灑脫風流之氣,再伴上週瑜又是出身士族,少時多學詩書,文氣武氣相互交映。
雖然周瑜與朱業相比,可能稍落半鬥,可人就怕對比,紅花還尚且需要綠葉呢。
孫佑騎行在周瑜身側,兩者再一對比,高大的周瑜配上“敦厚”的孫佑,這畫面確實是衝擊力十足。
喜歡我在漢末舉明旗請大家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