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營的到達,明軍再次得到了增強,波才見進攻無果,也只能取消了繼續強攻的打算,兩方人馬就這樣,一方佔據山澗一頭,對峙了起來。
同一時間,山澗發生的情況也彙報到了吳皮的手中。
“砰!”
吳皮看著二一二團的損失,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憤怒無比:“波才的軍隊怎麼出現在那裡的,我們的偵察騎兵幹什麼去了,要不是趙牛那小孩跑過來傳訊息,怕是等波才領大軍直接殺到了我們六安營地,都不知道吧!”
傳令兵不吭氣,其餘混二師一眾官員顫顫巍巍的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事實如此。
波才這次來的不僅迅急,還了無音訊,要不是趙牛發現了黃巾大軍,抄近道偷偷過來傳遞訊息,那結果可能是真的無法預料。
“師長,偵察騎兵失職之事暫且放置一旁,眼下我們的當務之急是該怎麼阻擋波才的兩萬大軍。”
“是啊師長,山澗處雖有地勢之優,可黃巾軍到底還是人多勢眾,照這樣僵持下去,就算我軍戰士各個不畏戰險、奮勇殺敵,但單單是戰鬥折損,咱們師都耗不贏黃巾啊。”
“依我看,不如趕緊向豫章求援......”
“求援?說的輕巧,現下我明地多處爆發戰事,主公哪裡能有多少兵馬?更何況,現在戰事剛起,咱們混二師就要求援,這也太那啥了吧?”
“就是,開口求援是能解決眼下之急,可事後你讓別的師咱們看到我們?”
六安大營內,混二師的一種官員你一言我一語的協商了起來,當求援一說出口,瞬間就從協商化作了爭吵,並且還有了一種愈演愈烈的趨勢。
“行了!”
吳皮皺著眉頭打斷了眾人的爭吵,沉聲說道:“求援之事視情況而定,我們先將六安這裡的情況彙報給豫章,然後再想辦法將波才給擋在山澗,其餘的就等豫章的指示吧。”
吳皮的話音剛落,立馬就有人接話,並且還出了一個主意:“師長說的是,可咱們現在只剩下兩個團不到,又無重型利器,怎麼抵擋黃巾,或許可以傳信回廬江,將咱們剩餘的幾個團給調過來?”
“調兵?”
吳皮想了想,否定道:“不能調兵,我們混二師的職責就是守衛廬江,來六安不過是協助江夏震懾豫州黃巾......因此,哪怕是把六安丟了,也不能從廬江調兵。”
當初豫章軍制整備結束,整個明軍得到了大幅度的擴充,每個師都被計劃分配到了相應的地方,混二師就是專門負責駐守在廬江的唯一一支軍隊。
後來,豫州黃巾遣劉然為先鋒,撲擊息縣,事後雖然以失敗為結尾,不過朱業猶豫擔心豫州黃巾不計代價非要攻打江夏,這才派遣吳皮帶了兩個團出廬江往六安北上,其意僅僅只是為了震懾,防止豫州黃巾不管不顧的。
中間混二師的這兩個團還承擔著收攏豫州之民的任務。
到最後,才是讓吳皮伺機觀望,或抄後豫州黃巾,與江夏明軍合兵,行爭奪豫州的架勢。
提前規劃就是如此,所以吳皮出廬江時帶的兩個團裡,除開所有明軍部隊都會標配的裝備以外,並沒有帶什麼重型利器,一切都以快速反應為主。
不然的話,把廬江的火炮推過來幾門,絕對能打得波才找不著北。
思索了一會,想了好幾個方法,結果發現適用於當前形勢的,最好的結果就是撤離六安,可轉頭一想,六安的百姓有浮現於吳皮的眼前,吳皮有些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