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啦
“駱家村作為八一村的二廠,一點沒影響我們。我們在造紙廠隔壁開印刷廠,由八一廠的張天鴻牽頭,承接辦公紙張、作業本印刷、裁剪、裝訂等工作。如今,新建造紙廠的業績是年年翻,印刷廠的利潤也非常可觀,往後可能形成一條龍一樣的生産銷售服務鏈。”趙松林興奮地解釋這兩年村集體廠的變化,以及展望的未來。
趙松海:“這麼說今年大家又能拿一筆不菲的股份錢。”
“是啊。我們都能過個好年。說起這事得感謝有歸。”趙松林對好奇的眾人說,“當年,有歸讓我向上面打報告,希望兩家合村,一起辦集體廠!
當時,我是持懷疑態度,猶豫不定的時候接到八一造紙廠張德梁的電話。他答應給我們辦廠援助,幫我們把頭開起來。這心啊一下子落地穩了。”
趙有歸看著眾人望來,笑說:“二叔誇張了。當時,我聽說語晨和別人要合資辦廠,才有這個想法。歸根結底還是語晨起個好頭。”
林語晨笑意濃濃地看去:這家夥真不攬功。
“我可沒有八一造紙廠這樣的資源。”
因為你,讓我搭上張家的人脈,走上另一條路。
趙有歸望著她,接過話:“正好我認識張天鴻,由他牽線搭橋,促成辦集體廠這件事。集體廠能辦成是大家的功勞,我和語晨,不值一提。”
大家聽著這話都有些回過味。
林大寶趕緊笑說:“喝酒!大家敬有歸一杯。”
趙曉鶴跟著碰杯,也想起自己得那份功勞。
“當時,我找二叔說這事,以為自己是頭一份。原來,你們早在背後商量好。我還奇怪二叔怎麼同我說那樣的話。”
趙松林看向侄子和旁邊的林語晨,無奈地笑著:侄子到底沒趕上人家有歸的能耐。
“二叔說什麼話啊?”
借機打趣他,老大不小,該成個家。
“說……”趙曉鶴發現話題不對,沒敢再搭腔,低頭吃菜。
趙松華舉起杯子碰二弟的酒杯:“孩子們的事由他們自己解決。總之,集體廠辦起來,咱們新建村家家戶戶的日子好過不少。”
林語晨低頭吃著菜。
沒想到當年同張天鴻就這麼一說,他竟把學校作業本等紙張承接業務轉送給新建造紙廠。
兜兜轉轉,學校紙張系列的業務最終回到新建村這邊。
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吧。
“駱家村那邊的情況怎麼樣?”趙松華好奇問。
“駱家村的造紙業業績不怎麼好。新廠落成時由錢忠源——原八一村造紙廠的車間主任管理。起初,他們接了八一造紙廠的炮仗紙張業務,結果質量不過關還是怎麼,一直沒起色。
前段時間,造紙廠權利已經被張天鴻收回去。”趙松林說起這個嘆了聲,“聽說駱家村那邊窮的窮,富的富,戾氣很大呢。”
“張德梁不管啊?”趙松海問。
“他已經把八一造紙廠交給張天鴻,就是有歸說的兄弟吧。有訊息說張德梁準備進省城接手什麼大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