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書雙目明明滅滅,暗藏殺機。
次日大朝會,莊嚴而肅穆。
文武百官穿著朝服,列隊站在寬闊的殿堂內。
金碧輝煌的龍椅上,明成帝威嚴地端坐。
諸臣正在商議著賑災的官員,沉甸甸的緊張氣氛。去賑災向來是苦差事,稍有不慎就會把命給搭進去。歷來京城的官員都是避之不及。
現在就是各自推諉。
突然間,袁尚書站出列,聲音洪亮道:“陛下,近日太湖水災,百姓流離失所,農田毀壞嚴重,實乃國之大患。賑災一事,刻不容緩。”
話音剛落,殿堂內一片寂靜。
皇帝沉吟片刻,詢問:“袁愛卿想推舉誰去賑災?”
這時,袁尚書故作姿態,轉而面向秦馳,語氣中帶著不尋常的贊許:“秦郎中入朝為官數月,便已是工部郎中,能力如何,毋容置疑。陛下,臣聽說秦郎中來自徽州府,太湖離徽州不遠,想必很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此番太湖之災,臣推舉秦大人。”
秦馳臉色微變。
袁尚書若不是刻意為之,在場都沒有人信。
明成帝看向秦馳問:“秦祈安,你意下如何?”
“陛下,微臣手上尚有任務,一時半會兒走不開。”秦馳提起了二十萬軍用棉服一事。
袁尚書回應道:“此事本官會親自接手,秦郎中大可放心。”
無恥!
無恥至極!
人家把難題解決了,就差收尾的事宜,作為上司此時站出來攬活,等同於搶功勞。偏生袁尚書找出的理由十足。
賑災事宜,確實是刻不容緩。
秦馳心中暗自冷笑,卻不得不做出恭敬回應:“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皇帝思索後,點頭應允:“好,朕命秦郎中明日啟程前往太湖,務必安撫民眾,重建家園。待你歸來之時,再論功行賞。”
隨著皇帝的旨意下達,殿堂內再次陷入了沉默。
秦馳雖然心知是陷阱,但眼下只能接受命令。他緩緩跪下,沉聲道:“微臣領旨,定不負陛下重託。”
大朝會結束後,朝臣們紛紛離去。
而秦馳與袁尚書之間的恩怨。
在這場肅殺的朝會中,愈發凸顯。
大把人同情起秦馳,暗罵起袁尚書的無恥。唯一可以替秦馳說話的明成帝,卻似乎站到了袁尚書一邊。
秦馳邁出大殿。
快步趕上了戶部尚書夏維,問起對方賑災物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