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提督遮遮掩掩的行為,更讓明成帝疑心上了楊閣老,當日楊閣老進宮,行為是隱蔽卻沒有逃過錦衣衛的調查。
若馮提督大方承認是受楊閣老受託。
明成帝的疑心病大概還不會那麼重,按照密奏上所寫,楊閣老是受劉炳正所託,才會出手幫忙劉炳正的兒子。
劉炳正自己就是太醫院的院首。
“太醫院,司禮監,楊家?呵!”
明成帝看著錦衣衛調查來的訊息冷笑。
換作以往有淑妃這層關系,再加上楊家又不曾送楊家女進宮,跟某些拼了命想送女兒或孫女進宮的大臣很不一樣,讓明成帝很是信任楊家,對楊家的縱容度也高。
檀木盒的出現。
打破了明成帝對楊家不錯的觀感。
明成帝不是什麼都沒做。
日前他命人把當年伺候淑妃的宮人關到一處僻靜的房間,明成帝屏退左右,獨自一人審訊。
有宮人沒有回答,撞牆而死。
明成帝直接下令把屍體拖了出去,再讓人去查清對方的家人,全部捉入大牢問斬。
此舉驚住了後面的人。
最終有人出了實情,當年的淑妃沒有進宮前確實是心有所屬,是那人暗中發現的。當中還有人道出,在淑妃死前的幾天,一直鬱郁寡歡,晚上還會偷偷哭泣。
明成帝想到淑妃死前恬淡的笑臉。
一股子盛怒又湧上心頭。
明明心有所屬,鬱郁寡歡?
偏要在他面前裝出深情款款,這是把他當成傻子來糊弄嗎?
明成帝知道答案。
當天就將伺候淑妃的宮人斬殺。
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審問的結果。
接下來的明成帝,抑制住了心頭的怒火,若無惹事的行事,跟往日無疑。
不是對楊家尚有好感。
是男人該死的自尊心在作怪。
即便是明成帝有心要收拾楊家,也必然不會拿淑妃的事情來說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