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明靈巧地躲過,也做出了還擊。
不過孫志誠對他的攻擊是自上而下,一旦命中就能造成巨大傷害;他對孫志誠的攻擊卻是從下而上,很難命中要害部位。
從這一點看,蘇永明自願降低高度和速度的舉動是作死行為。
可能只有和他們處於同一水平線的人能理解蘇永明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
他們最初的那兩輪10倍音速下的交擊,其實才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般人根本看不懂那零點幾秒時間裡的驚心動魄。
在向對方衝去、直到交匯的那一兩秒時間之間,兩人都至少做了十幾次的微調,機甲的飛行軌跡、合金戰刀的出刀角度都幾經調整,既要防止一頭撞上對方導致雙雙爆炸得到平局,也要盡力保全自己、斬殺對方。
可是兩人的技術相差無幾,在作戰的思路上也沒有差距,都是經歷過千錘百煉的實戰高手,所以從誘敵惑敵的手段到最終揮刀的角度都選取得幾乎一模一樣,要不是兩人在第一次交擊時同時刻意用了一個拖刀下割的動作,第一輪交擊兩人的戰刀就會毀掉。
可以說,如果是實力差上一線的人敢於和蘇永明做這種對拼,兩個回合下來就算沒有被完全擊毀,機甲肯定也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然而兩個人都是絕頂高手,對拼兩輪的結果卻是兩人的合金戰刀雙雙摺斷。
因此在那兩輪交手後,蘇永明便放棄了和孫志誠用這種方式分出勝負的想法——兩個同一水平的高手用這種方式對拼,技術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結果只是聽天由命,勝負太考校運氣了。
所以他放棄了高度和速度,就是在以實際行動向孫志誠發出訊號:來一場拳拳到肉的近身搏鬥,決出勝負吧。
如果孫志誠不接受這個邀請,那他自然也有把握能再次提速,只是那樣的話,這場戰鬥可能真的會演變為曠日持久的戰鬥。
在從蘇永明頭頂掠過後,孫志誠繼續減緩速度,繞了個弧線,從側面跳進雨林,拔刀斬向蘇永明的機甲。
蘇永明早已移開一步,拔出那柄完好的戰刀,錯步接上挑。孫志誠用機甲右臂巧妙地盪開蘇永明的戰刀,變斬為刺。
如果這一下刺中了,戰鬥就差不多能宣告結束了。但蘇永明操控著機甲飛向半空,又加速衝下對著孫志誠斬去……
“好看,太爽了!”
“這才叫機甲的戰鬥好吧,拳拳到肉的暴力美學,看得人熱血沸騰!”
“兩個人都太膩害了,如果是我的話早就被砍死了!”
一群圍觀群眾熱議著。
喜歡兩界大亨請大家收藏:()兩界大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