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米數碼給元新電子科技的合同非常優厚:首先是價格方面,比市面上的電池要高出一截。蘇永明稍一計算,就嚇了一跳:元新電子至少能有480的稅前利潤空間。
這是個能嚇死人的利潤率。當然,這種新電池實現相同電容量的情況下成本只有老式鋰電池的三分之一,而且又是獨家經營,在缺少競爭者的情況下,獲得這麼高的利潤也能理解。
等過得一兩年,別的電池開發商在研究透元新電子的產品後開發出了類似的電池產品,電池的售價肯定會急劇降低,利潤減少。
不過到那個時候,蘇永明也會想辦法從埃厄斯拿來好的電池技術了。
這個合同的優厚另一方面表現在,他們預付給了元新電子全訂單15的貨款。
這是一筆鉅款。
訂單裡的9千萬塊手機電池,四種型號的定價分別是68元、75元、127元和145元。平板電腦和膝上型電腦電池的價格還要更貴。訂單的總值是97億多。
預付15,也就是14億多到手。要想想,元新電子科技的註冊資本才5000萬……
同時達米數碼也向元新電子科技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按時供貨,這個不用多說。
二是在2021年1月以前不得向其他公司供貨,就算接到了別家公司的訂單,也必須拖到1月以後再供貨。這是為了保證達米數碼搭配了新型電池的產品能夠大力搶灘,爭奪市場。
但其實就算他們不提出這個要求,以元新電子現在的產能也是無法向別的公司大量供貨的……
這是個雙贏的合同,達米數碼的高層已經在幻想著明年公司市場佔有率大增、訂單滾滾來的場景,笑得做夢也合不攏嘴。
黎珊珊則是高興得幾個晚上沒睡好。
這筆單子對達米數碼當然是好事,但是其實賣手機什麼的並不賺錢。據鄭文佳說,達米數碼賣一臺手機的平均稅後利潤只有6。主要是17的增值稅太傷了。別看他們一臺手機賣一兩千,甚至三四千塊錢,每臺只能賺平均一百塊錢不到。就算一年賣一億臺,也就賺100個億。
而元新電子只是賣電池……由於現在產能限制,暫時還只能給達米數碼一家供貨,這筆97億的訂單其中的利潤就有近80個億。
如果以後擴大產能了,短時間內壟斷大半的電池市場,那能賺多少?要知道光是2019年一年,全世界智慧手機出貨量就是16億多臺。【△網 .ai .】
哪怕元新電子只能拿到其中一半的訂單……那也是一年幾百億的利潤啊!
黎珊珊這麼一算,就睡不著覺了。
當初在奔騰電子的時候,每年的營收她是很清楚的,2018年的利潤是6000多萬,2019年下滑了一點,只有5000多萬。主要是鋰電池的成本已經很透明瞭,利潤率不高,賣一塊電池奔騰電子只能賺十塊錢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