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戴權說到這裡,不聽天泰帝的動靜,也急忙停下了話,可就在這時,他卻聽天泰帝自言自語道:“有意思……”
聽到這話,戴權心中一個激靈。
而相同的打個激靈的還有賴大,不過他激靈的原因是林之孝,賈環居然讓林之孝去做事,而不是他……不過他覺得這也在情理之中,他自己也覺得把賈環得罪的太狠了!
至於賈環建設敬老院的用意,他卻看不出來!
……
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間時間過了一週,這期間林之孝親自監督著。由於有現成的房子,敬老院其實很好建,拉拉院子,改改門面,建建膳房而已,花不了幾個銀子。而建設雖然簡單,但見賈環真的真心在稿,榮國府的僕役,特別是下層三等僕的心卻逐漸火熱了、沸騰了,甚至有很多在空暇的時候主動去幫忙!
而在這一天賈環和以前一樣,乘坐著馬車和錢達一起去了青雲書院,現在時間已經是初夏,課堂也已經搬到了善後的空閒地上,而賈環此舉頗和孔子仁義之心,所以眾生員對賈環此舉比較讚賞,因此進來很多生員都一改對賈環的疏離,親近起來。
一路上打招呼的不斷,當然衛若蘭、楚文淵等人不在此列。
賈環鋪好蒲團,剛剛坐下,文子博就拿著《尚書》,一身素袍走了過來。然後文子博輕輕咳嗽了一聲,像以前一樣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管子》曰士農工商,各首其時,此兩者和解?諸位有何看法?”
說著文子博笑盈盈的看了賈環一眼,其實和其他士子一樣,文子博對賈環此舉也是極為讚賞的,因此他也和其他生員一樣,不再因士子和勳貴之間的矛盾而故意疏離賈環,可以這麼說在這個時刻賈環才走進士子們的心裡。
而文子博的話其實是一個矛盾,孔子那就話的核心是‘仁’,而《管子》那就話則是階層,強調的是層級。這裡的矛盾點在於,是讓天下人各首其層正確,還是確立主導地位,普施仁心正確;又或者各層對各自普施人心,說淺白一點就是你一個上人該不該對下人施捨仁心,施捨多大的仁心,多了會不會亂了階層。
這個問題挺大,牽扯到了國家治理的層面,實際上文子博拿這個問題開頭,是想作為講《尚書》引子,《尚書》是一本講解帝王治理國家的書。當然另一方面是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環的舉動讓文子博看到了‘仁’與‘治’的影子,認為他人才可雕,所以才由此提問。
不過如果文子博要是知道賈環真實的目的是想用現在的、仁‘名抵消以後凌厲的手段產生的惡名,不知會作何感想……
而文子博充滿讚賞的眼光立刻引起了衛若蘭、楚文淵等人的嫉恨,而實際上對於賈環此舉,衛若蘭、楚文淵等要麼不滿,要麼認為不對。
喜歡帶著紅樓到紅樓請大家收藏:()帶著紅樓到紅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