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帶著紅樓到紅樓> 第二二二章 所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二二章 所思 (1 / 2)

“天下才子多矣,文相怎能如此,莫非因此子是文學士弟子乎!”張越生薑之性,不願退讓,立刻出言反駁,並言辭如劍,直刺文子博面門。

文子博綿裡藏針:“天下英才雖多,但如賈環者少,此等英才,張學士何必必要置他於死地?!”

“有法方有序,人才雖重要,但國法更重要。”

“此言差矣,法乃為時而作,時異則法變,怎可拘泥,……”

……

眼看文子博和張越又將進行一場人才與法的辯論,天泰帝知道這種命題太大,兩個又是學問深厚的人,按照以往的經驗,要是繼續讓他們辯論,最起碼這一下午就完了,而且現在也知道了他們的態度,因此天泰帝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停止,然後扭頭向忠信王問道:“皇兒怎麼看?”

此時天泰帝已經在心裡把忠信王立為皇儲了,所以讓他幫著處理政事,以攢威望,也是鍛鍊於他。

可以這麼說,作為一個外表低調,內心雄心勃勃的人物,賈環早已落入忠信王的眼中,謝德銘就是例證,寫得銘表面上是按正當程式去賈環那裡收銀子的,但背地裡謝得銘早已投靠了他!

而對於賈環的看法,因為原來的榮寧二府在四王八公中獨佔兩公,獨特的地位,獨特的影響力,給忠信王找哦成了獨特的壓力,因為這層底色,忠信王起初並不喜歡賈環。但是隨之賈環立場的改變,破壞太子的根基,小小年紀能這般,這倒讓忠信王有驚喜的感覺,甚至想招攬,但考慮到榮國府的影響力,以及天泰帝的態度,他不敢有所動作,只能白龍魚服。

而至於後來,賈環和孫紹祖、北靜王、南安郡王的不愉快,以忠信王的智慧也能分析出賈環並不是針對他,只是這樣抹孫紹祖、北靜王的面子,顧慮到天泰帝他又不能出面維護,他知道他手下的人因此對他有些微詞,他也因此心裡對賈環有些微詞,但也僅僅是微詞而已,忠信王心裡對賈環兵沒有多大的火氣,只是有些小芥蒂而已。

而人就是這樣,看問題的角度往往隨著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對於同一個問題,地位低的人往往糾結於對與錯,而地位高的人則會洞察其中的利與弊,並作出與所謂的‘對’截然相反的處理結果。

忠信王現在的位置已經夠高矣,因此他不看事情的對與錯,只看利與弊,他知道賈環不能殺,原因是謝德銘,謝德銘現在從賈環身上收的礦監稅。市稅假期阿里每月兩萬多糧,這一年就是進三十萬兩,這相當於南方一城之稅!而且他也知道賈環正在和忠悌王一起搞碼頭、琉璃廠之類的東西,對於忠信王而言,這將又是一筆收入來源。

這是從遠的方面來講,而從近的方面來講,西北大旱,正需要銀子,他還等著賈環這個月的稅銀!

而要是把賈環殺了,忠信王明白世事都是因人成事,這眼前的銀子或許能得到,但這顆搖錢樹卻很是沒了!而實際上忠信王是一個極為勵精圖治的人,也是一個更注重基礎的人,他登記後之所以對四王八公一系再次施展絕戶式的打擊手段,一方面固然是有卸私憤的成份,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銀子!

但忠信王也深知天泰帝不喜歡出風頭的王子,在天泰帝面案他還的潛伏,因此他上前一步,低眉順目道:“回父皇,賈環名滿天下,在士林中頗有美譽,茲體事大,孩兒要考慮、考慮。”

這樣穩重的說辭,天泰帝很是滿意,點了點頭,然後又向文子博問道:“愛卿,西南之事該如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