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靖提了,說明損失的兵馬肯定不在少數。
“三十萬大軍勞師遠征,結果卻徒勞無功,輔機啊,我大唐是不是真的沒有能帶兵打仗的忠臣良將了?”
李世民突然感慨地對長孫無忌說道。
這話雖然只是一聲感慨,但在長孫無忌聽來卻有著一些言外之意。
從李世民這話的意思來看,他現在已經開始懷疑李靖和尉遲敬德對自己的忠誠問題了。
因為李世民自己本身也是一個馬上皇帝,是在戰場上一路殺過來的。
他理所當然知道三十萬大軍是個什麼概念。
當年在虎牢關時,他僅用3500玄甲軍就大破竇建德的十餘萬援軍。
但是現在,李靖和尉遲敬德在擁兵三十萬,且兵精糧足的情況下卻連一座小小的龍城都拿不下來。
這也難怪李世民會產生這樣的懷疑。
片刻之後。
長孫無忌放下奏報,接著往後退了幾步,回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這時候,李世民抬頭看了他一眼,然後面無表情地問道:
“怎麼樣,你對這封奏報有何看法?”
長孫無忌張了張嘴,但很快又合上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李世民本就心情不暢,被長孫無忌這樣吊胃口,一下就變得更加暴躁了。
“都什麼時候了,讓你說就說,不要在朕面前吞吞吐吐的!”
長孫無忌一聽,立馬拱手回道:“陛,陛下,臣以為此事有頗多蹊蹺,大軍還朝之事還需多加審查,小心戒備......”
“嗯?”
聽到多加審查,小心戒備幾個字,李世民不由地抬起頭來,目光直直地盯著長孫無忌。
感受到李世民冰冷的目光,長孫無忌的身子躬地更低了。
過了好一會兒,李世民才開口問道:“雖然此番勞師遠征沒能拿下龍城,但李靖、尉遲敬德也並非寸功未建,他們至少把孫明給朕帶回來了,你為何還要提醒朕多加審查,小心戒備?”
長孫無忌小心翼翼地回道:“陛下明鑑,朝廷此番出動三十萬精銳征討隴山河谷,結果卻沒能拿下一座小小的龍城,臣以為此處就頗為可疑。”
李世民聽了之後點點頭,示意長孫無忌繼續。
“更令臣感到不解的是,既然朝廷三十萬大軍損兵折將都沒能拿下龍城,為何卻能在這種情勢下勸說孫明主動回京?”
聽到這裡,李世民不由自主地挪了挪身子,因為長孫無忌的分析讓他感到有些不安。
此刻長孫無忌也已經注意到了李世民的細微情緒變化。
但他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我行我素地說道:“倘若此次大軍真是押送孫明回京倒也罷了,可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