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的撤退並不慌亂,甚是可以說是井然有序,他沒有冒險進入山巒,但卻派出了一隊人馬,鳴鑼開道,沿著山巒的左側,也就是他們走過的那條大道不斷敲打。
雖說,文聘也知道,如此做法可能不會有什麼效果,但他還是這麼做了,他想告訴還困在山巒中的兵馬,可以撤退了,至於如何撤,怎麼撤,他實在是鞭長莫及了。
現在這情況,這些人能活下來,撤回弋陽,便足夠了,尤其是黃祖、蔡瑁和蔡中。
山巒中,稀稀拉拉的戰鬥還在繼續,但已經呈現出了一邊倒的狀況。
逃往的都是江夏軍馬,弋陽的兵馬三五成群漫山遍野的在抓俘虜。
當然,這裡也有意外。
蔡瑁和蔡中便是意外之一。
兩人遇到岔路就分兵,遇到岔路就分兵,但因為擔心被伏擊,身邊一直留著大量的保命兵馬。
在最後遭到伏擊的時候,他們身邊還有五千多兵馬。
按說,他們是有一戰之力的,但地雷聲一響起,二人發現這鬼東西的威力竟然比火焰長槍還大,那還會想抵抗,轉頭就跑。
守在這條小路的之後幾十人,他們見到前來的竟然有幾千人,並且還有兩員大將,心中打鼓,絕對的劣勢,讓他們都有後撤的想法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弋陽那邊傳來了命令,一個個山谷中的地雷被引爆,他們抱著陰謀之後就撤退的打算,引爆了地雷。
結果,地雷一響,他們還沒撤,蔡瑁和蔡中先撤了,幾十人愣了一下,馬上搖旗吶喊了起來。
這更加加劇了蔡瑁和蔡中的恐懼,二人沒命的逃往,讓跟著的幾千兵卒更加慌亂,結果,一邊倒的開始了逃往。
這不是什麼好事,但因為埋伏的只有幾十人,面對幾千人,再怎麼咋呼,他們人手也是不足,於是乎,在聽到囉聲響起之前,蔡瑁和蔡中早就開始了逃往。
還有意外便是黃祖,黃祖率著兩萬大軍,在幾經分裂之後,身邊也剩下了五千人。
倒黴的他碰上的事魏延率領的撤退大軍。
在經過了地雷的襲擊之後,黃祖馬上組織起了防守。
他有撤退的機會,但看到身上飄揚的是‘魏’字大旗的時候,馬上改變了決定。
魏延,這是殺害王威和呂介的仇人,黃祖要復仇。
這一點,魏延其實是有些冤枉的,因為出手的是韓暹,但大軍的主將是魏延,黃祖認定了他,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魏延大軍將近一萬,黃祖經過地雷轟炸之後,只剩下了四千餘人,兵力上,黃祖處於絕對的劣勢,氣勢上,也是絕對的劣勢,但黃祖不想撤,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哪怕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