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帶著系統修歷史> 第351章 曹操坐不住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1章 曹操坐不住了 (2 / 3)

而西邊的劉璋卻在不斷調集兵馬,大有開戰的架勢。

而此時,魏延派出的使者正好到來,伊籍一番思考,決定投靠秦放,但暗地裡卻派人入西川,跟劉璋商談。

再回來,南部三郡投降,黃蓋自知這個時候派兵跟秦放開戰,是不智之舉,所以,馬上將訊息彙報給了孫堅。

孫堅跟劉備在廬江和九江大大打了好幾個月,但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個時候得罪秦放,明顯是不智之舉。

孫堅命令黃蓋嚴守城池。

如此一來,南部便沒有了危險。

北部,司馬懿寫了一篇檄文,傳檄整個荊州。

檄文寫的不錯,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但隨著南部三郡集體投降之後,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本以為最先有反應的應該是新城或者上庸,畢竟,這兩個郡一個挨著建平,一個挨著襄陽,尤其是新城郡,就在襄陽西北,秦放隨時都可能派出一支人馬,拿下這裡。

但結果卻是出人意料,最先投降的是距離襄陽最遠的魏興郡。

魏興位於荊州的西北角,北部的雍州,西邊是漢鄭

雍州現在屬於呂布,呂布此刻還在樂此不疲的跟袁紹耗,漢中是張魯的地盤。

張魯跟秦放關係不錯,秦放拿下荊州之後,張魯不知道是想變相幫一下秦放,還是想直接拿下魏興,反正,他開始厲兵秣馬了。

如此一來,魏興自認害怕了。

現在劉表是徹底指望不上了,與其被張魯拿下,以後再遭戰禍,不如直接投靠秦放

魏興郡投降,上庸傻眼了。

上庸本就挨著建平郡,若是從建平郡出兵,攻打上庸,上庸一戰之後,魏興和新城是撤湍兩個方向。

新城郡挨著襄陽,顯然不適合撤退。

畢竟,建平若是發兵了,襄陽必然不會閒著,如此一來,上庸被打的時候,新城郡也肯定在經歷戰鬥。

可以,魏興郡就是上庸郡的後路,結果,後路投降了。

上庸郡在堅持了兩之後,新城投降的訊息傳來,跟建平郡一樣,無奈的上庸太守只好選擇投降。

除了劉表所在的南陽郡之外,唯一沒有投降的,便是南鄉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