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降,文聘不是第一次幹了,至於張虎,投降的更無語了,負責殿後,結果劉琦等人跑了之後,退路多沒給留,這完全就是拋棄,不投降就怪了。
加上張虎在投降之前,文聘專門過去接觸了一下,以文聘有過詐降的經歷來看,他很可能是過去勸張虎。
如此一想,事情一下子似乎又有了轉機。
“事情到底怎麼回事?”
蒯越的話讓劉表臉色微變,他只知道文聘和張虎投降,現在一個還是南郡太守,一個則是討伐襄陽的前鋒。
至於這二人為何投降,他並不知情。
聽蒯越的話,什麼無奈之選,這裡邊明顯是有隱情的。
“回稟主公,事情是這樣的……”
蒯越將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了出來。
隨著蒯越的敘述,劉表的臉色越發凝重,劉琦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劉琮同樣臉色出現了變化。
劉表是憤怒,他實在沒想到,文聘和張虎的背叛,竟然都是自己這些心腹坑的。
劉琦臉色不好看,是因為不管是文聘率軍三千去江夏送死,還是將計就計給秦放開啟城門,留下張允伏擊,他都是參與的。
並且,他當時還是主將,統領大軍。
劉琮臉色變化,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文聘和張虎,他沒有什麼情感,投降了也就投降了。
張允伏擊,大敗而逃,坑了文聘,丟了南郡。
雖張允實力一般,智力一般,但伏擊打成這樣,實在不過去。
他猜測,張允很有可能是為了他,才如此做的,畢竟,戰事是劉琦指揮的,南郡丟失,劉琦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至於張虎的事,這個責任完全就是劉琦的,但也不能完全是劉琦的,蔡症蔡瑁、張允根本沒人聽他的,受贍黃祖,文臣蒯越,根本沒法殿後馳援張虎,他自己更不可能冒險了,這才有了南郡大撤退,留下張虎孤軍應戰。
至於其餘眾將,則是各有心思。
文聘和張虎這樣的將領的,都能被坑成這樣,那麼他們呢?
他們中有人支援劉琦,有人支援劉琮,也有人效忠劉表,以後的打算是誰繼承了劉表的位置,效忠於誰,誰也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