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一路疾行,所帶兵馬並不是太多,但聲勢浩大,關羽、張飛得到旨意之後,沒有詢問為什麼。
掠陣也好,攻城也罷,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區別,他們要做的就是跟著秦放,一個一個城池,拿下曹操的地界,然後跟著劉備,出征海外。
當然,這是關羽的想法,張飛則有著不同的考量。
許褚氣勢洶洶,大軍很快就進駐了泰山郡。
駐守泰山郡的正是徐晃,除此之外,還有軍師蔣濟,副將王觀,高堂隆,兵馬十萬。
秦放攻打青州,已經是兗州刺史的徐晃詢問過曹操,要不要派兵馳援,曹操給出的答案是,暫緩馳援,看看再說。
曹操曾經詳細的指定過針對對策,與城池共存亡,消耗秦放軍馬。
夏侯傑執行的無比徹底,只是庫房沒能點燃。
秦放攻打濟南郡,曹操看著沒馳援,就是想看看效果,結果,失望之極。
當然,這也跟主將是夏侯傑有關係,若是其他主將,勝負如何,並未可知。
作為替代計劃,徐晃很早就提出了集結兗州兵馬,繞道徐州、青州邊界,包圍青州的秦放軍馬,然後集結所有可用之軍,來個大決戰。
雖說整體實力,曹操比不上秦放,但集結了冀州,幽州,兗州的所以兵馬,對抗秦放征討青州的兵馬,優勢一下子就來到曹操這邊了。
只要能在援軍到達之前拿下秦放,秦放控制下的各方大佬,必然有所行動。
秦放子嗣年幼,多方腳力,秦放控制區大亂,完全是可能的,到時候,曹操的機會也就來了。
對於這個計劃,曹操思考了良久,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擱置。
在他看來,這個計謀太冒險了,並且,獲勝的機率不大,秦放太過於狡猾,他不敢冒險。
這麼一個個的郡縣打,他可以贏得足夠的準備時間,最終的勝負,未可知。
畢其功於一役這種亡命打法,還不到時候。
曹操否決了,但徐晃並沒放棄。
他退而求其次,讓樂進、夏侯尚防守兗州南部的袁紹大軍,自己則是率領一眾副將,前往了兗州北部,孫禮、張邈守衛魯郡,胡質、牽招守衛濟北郡,徐晃自己,則是率領著軍師蔣濟,副將王觀,高堂隆駐紮泰山郡。
三郡互成掎角,攻防一體。
最開始,徐晃想過率軍出擊一試,但最終還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