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迎接
白石橋,後世喜歡叫這兒鄭王爺墳。
豈不知,此橋興建大明初年,以橋得名。
小橋兩岸,蒙絡搖綴,青柳依依。白石橋下,是澄澈的溪水,船伕撐著長杆,慢悠悠的蕩起一層層的波紋。
幾個踏青的學子拿著摺扇在不遠處的涼亭裡吟詩作賦,剛想說兩句東林黨被捕的事情,便有年長的學子搖頭示警。
一隊穿著大紅色錦袍,打著王旗的侍衛擠滿了橋頭。
“哼,在北京耍橫有什麼用?有本事去對付李自成去啊!”年輕的書生墊著腳罵道。
“莫談國事。莫談國事。忘記東林黨是怎麼抓進去的了嗎?”年長者按住年輕的書生諄諄教導到。
唐王朱聿鍵身穿四爪蟒袍,頭戴九梁冠,腰懸玉帶,腳踏長靴,身姿挺拔,玉樹臨風。
眼神由白石橋的方向眺望著遠方,嘴角泛著意味深長的笑意。
身後的將士按著刀劍,默不作聲。
百姓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自發的指指點點,一副很是好奇的模樣。
唐王朱聿鍵,明太祖九世孫,剛剛恢復了他王爵的身份,並已經由崇禎欽定為國家將來的輔政大臣,從實際意義上來,他已經是大明帝國未來權利的核心了。
日理萬機的他,今天竟然有時間來白石橋的方向盛駕相迎,想必今天要來的定然是不一般的人物。
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去居庸關犒賞三軍,今日歸京。
崇禎一心都撲在朝政上,子女並不算多。男孩子有三個,分別是太子朱慈烺。然後便是定王和永王。女兒只有長平公主和昭仁公主兩位公主。
至於清慧公主朱清慧雖然身為同樣尊貴,但是乃是崇禎認下的義女,並不是親生關係。
“唐王殿下,時間差不多了,他們快要到了。”吳孟明抬起頭來,一雙兀鷲一般的眸子,射出一道寒光。
唐王朱聿鍵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這撲面而來的是好強的煞氣。
這到底是得殺多少人才能有這種威勢。
“吳指揮使,等一會兒他們來了,那個徐梁便交給你了。”唐王說道。
“遵命。”吳孟明沉默了片刻,“唐王殿下,臣下有一事相求。”
唐王朱聿鍵微微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眼下闖賊與朝廷的戰事尚未完全結束,徐梁不管做過什麼錯事,他都是朝廷的悍將,你想留他一條性命。”
吳孟明點點頭,“是的。”
“我若說徐梁必須死呢。”唐王朱聿鍵臉上的笑容斂去,換做一副冰冷的模樣。
吳孟明的額頭頃刻間冒起一堆細密的汗珠,他下意識的想要後退。
因為唐王朱聿鍵眼神中的冰冷讓他感覺到那種野獸的冷酷和無情,這種眼神在每一個大明的君王身上都有。
但是當他想起曹化淳對自己的囑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