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驚聞
詔獄。
徐梁被關在這裡快一個月了。
除了唐王來過一次之外,一直沒有人來見自己。
自己大多數時間便是與宋應星談論治國之策。徐梁深知若是想在這個時代做出一番事業,便應該想盡辦法融入這個時代。
而融入這個時代最好的辦法,便是瞭解這個時代人的思想。
在與宋應星的交談過程中,徐梁認識了很多自己以前瞭解不到的東西。
這個時代計程車大夫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差勁,他們的眼光只先進,思想之開放絕對不是史書記載的那麼腐朽無知。
就拿宋應星跟自己提起的徐光啟來說。
這位大人初識利瑪竇的時候,便非常讚賞他的才華。對於這個西方的傳教士,徐光啟採取了忍耐的態度,甚至為了學習他們的知識,還入了他們的教會。
可以說是忍辱負重,但是成果也是驚人的。
徐光啟藉機學會了他們的幾何原本,測量儀書,將這些知識直接傳播開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這些基礎科學有什麼作用。
但是徐梁卻明白,科學技術想要進步,這些東西,便是最重要的根本。
此外不僅僅是徐光啟,在與西方人接觸的過程中,西方人的火炮和火銃都被大明的有識之士,花重金買來,然後模仿製造,為大明所用。
最後聽聞,徐光啟將利瑪竇和湯若望引薦京師為官的時候,徐梁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我華夏有如此胸懷,真不該為蠻夷所滅。
今日宋應星談得有些累了,徐梁便自己在牢房中練習武藝。
手裡拿著一截麥稈當做長槍,舞的正是盡興的時候,忽然聽得外面一陣腳步聲。
“好槍法。”
來人忍不住讚歎一聲。
嘩啦一聲,牢門被拉開,一個熟悉的面孔站在自己面前。
“吳大人?你竟然還敢來?你別看我手裡只是一節麥稈,但是若是發起瘋來,你這命怕事保不住的。”
看著在牢獄裡呆了那麼久,依然神采奕奕的徐梁,吳孟明不由的心聲崇敬之情。
“對不起,我不該將你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