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來,大明的臣子換了一撥又一撥,但是從來沒有過如此的場景。
大家不分品級,削尖了腦袋也想見自己一面。
可是如今,跪在自己面前的,竟然只又兩個臣子。
天啊,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竟然只有兩個臣子願意見朕最後一面,崇禎此刻的內心是崩潰的。
只是他忘記了,還有些愛護尊嚴的東林黨被他關了起來。
這兩個臣子,是都察院左鄰御史李邦華,二是虎豹騎作戰參贊方書琦。
李邦華今年七十一歲,白鬚如銀,飄在胸前。
方書琦今年二十三歲,目光炯炯,一臉正氣。
崇禎看見離御案幾尺外只跪著兩個臣子,除這兩位臣子外,便只有十幾個從乾清宮隨駕來侍候的內臣,顯得宮院中空空蕩蕩,默默的轉過頭去,用袖口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這是亡國之相。
記得以前史書上經常寫某國滅亡了,那些大臣集體殉國,闔門自焚等等,自己還很是鄙夷。
這等裡所以當的事情,有什麼值得欽佩的?
我大明天子與士大夫共同治國,若是有朝一日大明不在了,那滿朝的文武豈會有願意苟活之人。
可是現實總是喜歡給人那麼強硬的大嘴巴。
本該來二百人左右的朝會,今日竟然只來了兩個人。
崇禎忍不住嘆息一聲說道:“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他沒有辦法忍受這種冷落的場面,忍不住一甩袖子說道:“退朝!”
左右的宦官和跪在地上的臣子都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不是陛下,您這唱的哪一齣啊?怎麼說上朝就上朝,說退朝就退朝啊!”
大家有些懵逼,轉換不過來,崇禎已經站起來向後走去。但是剛剛上輦,他就後悔不該突然退朝回宮,心思竟然如此慌亂!
他想著方書琦是配軍營參贊,乃是罪臣的身份,敢冒著那麼大的危險來面見自己,必有緊要事情陳奏。
他應該當面問明配軍營情況,可是他因為不忍看見上朝時“亡國之象”,什麼話也不問就退朝了!
他又想到,雙鬢爬滿銀絲的李邦華剛從詔獄中出來,必然受盡了委屈,但是他第一時間毫不猶豫的來參加早朝,這證明這個臣子有操守,是值得託付大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