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三百一十一章 李巖的遠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一章 李巖的遠見 (1 / 4)

第三百一十一章李巖的遠見

“陛下息怒。”

看著崇禎抽出龍泉寶劍就要剁了自己,杜勳就真的怕了。

人一旦怕了,就會胡說八道。

“陛下英明睿智,龍目透視一切,那李賊確實有賊心妄圖讓陛下禪讓我大明,窺伺我大明錦繡山河。但經奴婢冒死相爭,訴說其中厲害。

他雖然有天大的膽子,但是他也不得不退步。

他告訴奴才,只要陛下肯風尚他為王爵,將秦晉之地作為他的封地,他願意不進京師,率大軍征剿遼東。但奴婢人微言輕,必須皇上欽差一二皇親重臣,出城詳議;議定之後,對天盟誓,並請皇上頒降明詔,宣諭四海,天下共聞。李賊本來定於今日申時攻城,後來為等候奴婢回話,決定暫緩攻城。李賊還說,只要皇上封他為王,世守秦晉,他不但不下令攻城,還可以退兵二十里,以待盟誓。”

崇禎驚喜的問:“他要申時攻城?”

“是的,皇爺。此刻已是未時。倘若奴婢在申時前不出城回話,李賊就下令攻城了。”

崇禎皇帝本來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又有十七年豐富的政治經驗,像杜勳的話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如何能欺騙了他?但是一則他此時心慌意亂,失去常態;二則此時只要有萬分之一的救命和保國的機會,他也不肯放過。李自成兵圍京師,脅迫他封王裂土,這是他絕對不能允許的。此刻作為緩兵之計,他以為只好同意,求得京師城能夠有二三日內不被攻破,等候吳三桂救兵來到。他望著杜勳思忖片刻,說道:

“你趕快出城去吧。必須使逆賊李自成上體朕心,不要攻城,能退兵二十里外更好。朕明日一早即欽差皇親重臣攜帶手詔,出城去面議封王裂土及討伐東虜之事。你速速出城!”

杜勳叩頭說:“皇上聖明,京師臣民之福,國家之福。萬歲,萬萬歲!”

崇禎立刻起身,回到乾清宮東暖閣中。此時過了午膳時候已經很久了。尚膳監一個太監來到他的面前跪下,恭問是否即用午膳。崇禎無意用膳,揮手使尚膳監的太監退出。他的心中充滿了狐疑、憤懣和屈辱,眼淚滾落頰上。他很快清醒起來,明白杜勳對他說的那些話,只有李自成逼他禪讓是真,其餘的話全是信口胡說,決非李賊原意。他將吳祥叫到面前,恨恨地吩咐:

“你火速親自帶人到城上將杜勳抓回,在午門外亂棍打死!”

卻說杜勳離開午門以後,同闖王的使者趕忙出紫禁城,到長安右門外上馬,揚鞭疾馳,到阜成門下馬,登上城頭。陳演等人早在城樓等候,並且命人備好酒餚。杜勳已經很餓,坐下去飲了一杯長春露酒,正要吃菜,陳演提醒說:

“杜公公,皇上秉性多疑善變,你趕快縋城走吧!”

杜勳一聽,連聲說:“是,是。還是陳閣老想得周到!”隨即他們屏退從入,交頭接耳地商量一陣。在城樓外伺候的人們聽不清他們所商何事,只看見陳演和杜勳輕輕點頭,最後陳演叮嚀說:

“杜勳,你向李王獻出了宣府重鎮,又勸說居庸關的監軍內臣和鎮將迎降,為李王立了大功。李王坐了天下,你必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你我以後同殿為臣,今後要仰仗你多賜關照,方好安度餘年。”

杜勳說:“闖王十分仁義,請閣老放心。”

城頭上的長繩於和竹筐子已經準備好了。杜勳要縋下城時,被一群熟識的太監圍住,問長問短。杜勳對他們說:

“你們都不要害怕。李王進城,坐了江山,我們的富貴仍然照舊。”

有個別太監還拉住他問別的話。杜勳又說:“你們不必多問,有我杜勳在,你們就不會吃虧。”說了以後,同大家拱手告別,坐在竹筐中縋下城去。

杜勳的幾個奴僕和長隨、答應等太監,牽著馬立在西郊離城約三里遠的一個高坡上已經等候多時了。因為他們不知杜勳是否仍由彰義門縋城出來,或者改變主意,出宮後就近由阜成門縋城出來,所以他們選擇一個適當的地方,可以兼顧兩個城樓。那時西郊居民稀少,多是曠地,丘嶺起伏,要選擇一個可以望見從阜成門到彰義門一帶的高阜並不困難。他們在一個高阜上,從午時三刻就等候杜勳縋城回來,愈等愈覺焦急,愈覺害怕,以為杜勳進宮去凶多吉少,已經被皇上殺了。直到交了申時,才望見有人從阜成門附近縋出城來,許多人站在城頭上送行。在高阜上等候的人們突然大喜,紛紛奔下土丘,向城邊跑去迎接,同時大聲叫道:

“監軍老爺!監軍老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