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公,我們馬上要進行宮去向陛下祝賀大軍進入外城,接著還要在御前商議許多大事。你很辛苦,請回去休息吧,等軍師大人有了閉工夫,再約你來一趟,聽你詳談入宮向崇禎勸說經過。今天,不必多談了。”
杜勳看一眼劉宗敏和宋獻策對他的淡漠神情,不敢再留,趕快向劉宗敏和宋獻策深深一揖,匆匆退出。杜勳心情鬱郁地走出軍師府大門,立刻有他的隨從太監們迎了上來,有人悄悄問他:
“監軍老爺,提營劉將軍和軍師對您說了什麼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杜勳強裝高興,說道:“那還用問?他們很說了些稱讚的話。軍師本來要留我詳細談談,因皇上宣他們立刻進行宮議事,我只好趕快告辭。”
杜勳的一個親信太監說:“乾爹,看來您在新朝中要做司禮監掌印太監已經十拿九穩了!到時候兒子跟著您,定然也能吃香的,喝辣的。”
杜勳被手下人一吹捧,也不由得飄飄然,剛才的冷遇瞬間拋到了九霄雲外,腦海裡全都是自己做司禮監掌印太監時候的威風的樣子。
什麼宋獻策,什麼李巖,什麼劉宗敏,都是自己腳下的走狗。
宋獻策對劉宗敏笑著說:“大將軍,我們該進宮去向陛下賀喜了。”
他看一眼手中的一張紙,接著說:“我們正好商議已畢。你的提營首總將軍府還按原來商定的,駐在田皇親宅。那裡有兩三百間房屋,比較寬綽,倘若不夠用,同一條衚衕中還有幾處達官宅第,可以徵用。至於大軍入城後各營分駐何處,剛才都已商定,我馬上命軍師府中文書房繕寫多份,給行宮一份,首總將軍府一份,各營主將各一份,不會耽誤。”
宋獻策的話剛說完,軍師府的中軍陪著行宮中的傳令官來到院中。那傳令官是錄用的秦王府的舊人,年紀很輕,儀表堂堂,到了院中的太湖石假山前邊止步,面南而立,聲音洪亮地說道:
“聖旨到!”
宋獻策、劉宗敏和李巖趕快從書房走出,來到傳令官的面前。
宋獻策和李巖是讀書人出身,最為講究尊卑秩序。李巖反應還遲鈍一些,但是也被宋獻策直接拉著跪在地上。
至於劉宗敏,卻素來傲氣習慣了,追隨李自成多年,也忠心擁護李自成登基稱帝,但是卻從來沒有給李自成磕過一個頭,甚至李自成都要尊稱自己一句哨爺。
所以劉宗敏依然只是抱拳躬身,等待聖命。自古開國君王對於身邊這群沒有文化的老兄弟都頗為寬容。
劉宗敏等人在李自成幾起幾落之間,從未放棄對李自成的忠誠,所以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李自成素來不會為難劉宗敏。
那傳令官似乎也早就習慣了劉宗敏的無禮,聲音平淡的說道:“陛下口諭:京師外圍城牆已破,大軍分路入城,務須保持我大順天軍,軍紀嚴明,與百姓秋毫勿犯,讓百姓認識到,我們是來解救他們的,他們自然會站在我們這一方。
屆時內城不攻自破,百姓簞食壺漿,開門迎降。
另特諭大將軍劉宗敏立即差得力將領去外城內巡視,不可有誤。遇有騷擾百姓的,就地正法,毋用遲疑!”
“臣遵旨!”總哨爺劉宗敏一甩戰袍,洪亮的回答道。如今大順建立萬世之基在即,每個人都格外的興奮。就連劉宗敏都不自覺的嚴肅了許多,擺足了開國大將軍的威嚴。
傳令官又溫聲細語的說道:“陛下口諭,大將軍劉宗敏、軍師宋獻策。將軍李巖,即去行宮,同大學士牛金星,一起在御前商議軍國要務!”
“遵旨!”眾人已經不似當初的草臺班子,都像是治國重臣一般,齊聲回答,俯地叩頭。
傳令官傳完皇上口諭,轉身就走。軍師府的中軍副將將宣沼官送出大門,立刻準備正副軍師大人的進宮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