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想過,當兗州度過眼下的難關,他願意追隨李化鯨,李公子去剿滅他們。
畢竟沂蒙山的人是土匪,土匪在道義上終究是說不過去的。
可是另一方面,李義對於沂蒙山土匪的看法又非常的欽佩。
一群土匪可以打敗數萬人的官軍,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另一方面,沂蒙山上的土匪,所作所為,與土匪又有著天大的差別。
天底下有那支土匪,願意收攏普通的流民,浪費自己的糧食。
又有那支土匪,費盡心思的去大搞城市建設?
但是這支土匪全都做到了,所以李義心裡清楚,這或許是一支土匪,但是他們絕對是一支有理想,有遠大抱負的土匪。
他們的首領也是那種文質彬彬,理想遠大的人。
雖然他土匪的出身並不好,但是李義心裡清楚,他的路絕對不會止步於此,沂蒙山只是他起飛的地方,山東或許會成為他人生的跳板。
這一次自己出使臨沂,則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李老爺子為了不讓紅娘子拿走兗州,不得不和沂蒙山合作,而合作的下場,無疑是讓渡兗州的利益。
這可以讓沂蒙山的土匪,將他們的爪牙再次向外擴張,在兗州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李義心裡很清楚,當徐梁幫著李老爺子在兗州打走紅娘子的時候,兗州依然不再是李老爺子的兗州,而是他們沂蒙山的兗州。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李老爺子也看到了這一點,但是依然準備與對方合作,這正是李義佩服李老爺子的地方,這證明李老爺子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
將兗州府部分權利,甚至一切都送到沂蒙山的一群土匪手裡,也比給紅娘子這群亂匪要強。
從兗州到臨沂用不了多少時日。
因為大眼兒的關係,沂蒙山附近所有的豪強地方勢力,土匪流民全數被收編。
就連一向是猖獗的滿清勢力,也不敢在這裡伸出一丁點的爪子。
所以儘管兗州府那裡爆發的慘烈的戰事,但是在臨沂卻是一副和平的景象。
甚至,李義一度以為自己產生了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