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君臣相認
“怎麼,李先生對於農家之事也頗感興趣?”正在前方帶路的程賢停住了腳步。
李義點點頭說道:“程先生說笑了,老夫在成為李府管家之前,也不過是一農家子罷了,這農家之事,又有什麼好奇的呢?我只是非常欽佩沂蒙山的本事,竟然江浙荒山野嶺,變成了一處處生機勃勃的麥田,這簡直比神力都要偉大,程知縣,不知道老夫能否近距離觀察一下這些莊家呢?”
既然是戰略聯盟,有些東西沒有必要向自己的盟友隱藏太多。
而徐梁也授意過,他們如果想看的話,就盡情的讓他們看,兗州府的人,看的越多,他們對於沂蒙山的信服也就越多。
李老爺子是一個睿智的人,當他真正見識到沂蒙山的實力的時候,他倒向沂蒙山的日子也就越近。
見到程賢並不阻攔,李義趕忙走到農田之中。
梯田裡種滿了小麥,此時小麥的漲勢非常好,在一條條梯田之中,又長成整整齊齊的一排排。
農夫們拿著鋤頭,揮汗如雨的清除著地裡的野草。
往年,地裡的野草和野菜是要挑挑揀揀當做糧食的。
就算是李義身為李府的官家,也不止一次見到普通人家在地裡挖野菜來吃。
但是在沂蒙山完全變了,五六歲的小孩子,竟然提著小筐,將父母鋤下來的雜草和野菜一併裝進筐子裡,然後扔給拴在田邊的羊。
這哪裡是流民,流民哪裡還有心思養羊呢?
這些孩子臉上寫滿了自信,對於正在觀察他們的李義,絲毫不放在心上。
有些膽子大的,還並肩唱起了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
雖然算不上什麼高明的學問,但是用來啟蒙完全夠了。
要知道,在以前農家想要讓孩子學習知識,那簡直比登天都難,但是這裡,大山之上卻輕而易舉的實現了。
李義活了幾十年了,太平年景不是沒見過,但是太平年景,似乎也沒有在這般和諧的景象。
而那些正在從事農活的百姓也都是一臉幸福的樣子。
李義不由的往前多走了幾步,卻見前方正在站崗的農夫說道:“來者止步,不許往前走了。”
“這位小兄弟,這農田為什麼也要放哨?”
此時在這裡站崗的是一群錦衣校尉,是負責保護朱慈烺安全的。
徐梁等人已經離開這裡一段時間了,但是朱慈烺卻堅持要在這裡多幹一會兒活,沒有辦法,徐梁只能給他留下一部分衛士。
“讓你別往前,你怎麼不聽話?”錦衣衛可不像是遊擊軍那麼好說話,他們都是隨著太子出了宮,後來又成為天子的親衛。
雖然窩在大山裡,但是他們的習性也難以更改。
見到有人冒犯,當下就非常暴躁,不管李義是否有意,伸出拳頭便是一拳。
李義雖然在東廠供職,但是東廠的坐探,大多數都是錦衣衛訓練,甚至直接從錦衣衛調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