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就是蝗蟲。
蝗蟲就是螞蚱。不過跟大家平日裡見識到那種非常肥的螞蚱不同,蝗災之中的螞蚱是非常恐怖的。
他們大多數都是青色的,有著美麗的翅膀,頭大,身子小,飛翔的時候遮天蔽日,發出陣陣的嗡嗡之聲。
鄉間小兒可以隨意捕捉,在指間玩弄致死,天下豪傑卻又對它畏之如虎,恨不得永不相見為好,這位使者的名字就是~~~蝗蟲!
蝗蟲這東西,不到冬天就死,夏天畜生,在地上鑽出來,在草地裡生存,蝗災時期則是見到什麼綠色植物都會吃,甚至吃人牲畜。
蝗災來的非常突然,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先是山東一帶。
山東百姓本以為今年戰事不斷就已經讓他們很絕望了,誰能想到老天爺在秋收附近的日子,還來了個蝗災。
不到半個月,就遍佈山東省各地,整個山東大部分地段,可以說是顆粒無收。
將山東的百姓都愁壞了。
這蝗蟲禍害完山東百姓還不算完,還衝出山東,走上更廣闊的區域,順天府,河南,遼東各行省全都開始遭災。
這可惡的蝗蟲所到之處,將田間已經抽穗的莊稼啃食殆盡,連枝杆都沒剩下,鬱鬱蔥蔥的原野被這些蝗蟲走過一遍之後,立刻就變成了黃褐色,除了光禿禿的大地,什麼也沒有剩下!
百姓哭了,官員慌了,沒了莊稼,大家吃什麼呀?
報告災情的信使成群結隊的衝進了京師,這下滿清朝廷上下也坐不住了,多爾袞親自召開攝政王大會,商量了好幾天,最後范文程,洪承疇急的頭髮都白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沒轍。
小皇帝急的別說是搞女人了,便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
滿人是很精明的,他們知道,如果在這樣下去,他們的統治會變得不穩定。
蝗蟲不僅阻擋了山東戰亂的腳步,也阻擋了滿清擴張的腳步。
順天府沒有糧食,這軍隊吃啥。
自己這邊不好過,李自成那老東西的日子就肯定會逍遙一些。
可是對待蝗蟲,大家又沒有辦法。
真是沒轍呀,中國人對蝗災並不陌生,就算是明朝盛世時期,平均每十年左右就會出現一場蝗災,地點很隨意,只要鬧旱災的地方就都有可能,規模也是可大可小,小的話禍害十幾個府縣,上百萬百姓遭殃,大的話能遍及幾個行省,天下黎民一起倒黴,因為認知有限,誰也不知道蝗災是如何出現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消失的,自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對付這些飛蟲了!
不過中國人的自律性很強,崇尚‘天人感應’,把蝗災視為老天爺降下的懲罰,每次出現這種情況,上到天子,下到百姓,全都會沐浴更衣,虔誠的祭拜上天,希望老天爺能把蝗蟲收回去!
當然了,老天爺也是給面子的,每到寒霜一出,那些漫天飛舞的蝗蟲就會立刻消失,不過嗎,田地裡的莊稼,原野上的草木,也被啃食一空了!
蝗蟲吃飽了,人就沒的吃了,饑荒就不可避免的發生,這時候百姓們往往只有三條路可走,第一條,活活餓死,原野上連草根、樹皮都沒有了,除非你的胃口強大到能消化石頭,否則餓死是必然的!
第二條,吃人,餓紅眼的人也就不是人了,而是兇殘的野獸,身邊的人也不是人了,而是兩條腿走路的肥羊,那怕他們看著不像羊,但火燒一般的飢餓感會自動讓你的大腦出現幻覺,認為那就是可以吃的羊,因為你不吃他,他就該吃你了!
如果你既不想餓死,也不想去吃人,或者被人吃,那麼就剩下最後一條路可走了,回家找出祖傳的盔甲、寶劍,或者其他兵刃,實在沒有的話,鋤頭、扁擔、糞叉子……只要能用的就可以,再挑根竹杆,掛塊門簾子~~咱們造反吧!
中國人是聰明的,知道三條選擇那個才是正確答案,他們也是勇敢的,不勇也不行了,因為餓比死更可怕,很多人都不怕死,但沒人能扛得住餓,所以歷史上就會出現一個怪圈,旱災引發蝗災,蝗災再引發民災,最後饑民遍地,天下大亂,政權垮臺!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