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傑和黃得功原先都是支援馬士英擁立唐王的總兵之一,但此刻有著傳國玉璽的大將軍才是大明正統,他們就算以前有自己的小心思現在也沒有了,只不過對於徐梁要征討劉良佐的事情他們還是有些心虛,只希望徐梁不要追究他們擁立唐王的罪過才好。
五路大軍,除了陝西總兵高傑全部開拔也只有兩萬大軍外,廬州總兵黃得功領六萬廬州大軍,揚州總兵馬應宣三萬大軍,鎮江總兵胡恩三萬大軍,徐州總兵李化熙四萬大軍,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五萬京營大軍,一共二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匯聚淮安,天下震動!
“啟稟大將軍,六鎮總兵和京營大軍,除了寧南伯武昌總兵左良玉稱病沒來之外,其餘五鎮總兵和京營大軍以全部開拔,大約一日後便能到來。”一名傳令兵前來報道。
“左良玉?”徐梁揮退這名傳令兵,喃喃了一句,眼中閃過厲色。
徐梁自然很清楚左良玉此人,這左良玉這些年一直駐防武昌,抵禦李自成的南下,對大明倒是頗有些功勞,但自從崇禎十五年在朱仙鎮被多爾袞大敗之後,便不敢再戰,反而攜二十萬大軍擁兵自重,當起了湖北的土皇帝,還每年向朝廷要糧,要餉,卻又一直不出戰,儼然成了大明最要命的蛀蟲。
徐梁很清楚的知道,對比於劉澤清和劉良佐兩人,左良玉才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歷史上,左良玉甚至還造過反,一度差點打到南京城下,想推翻南明朝廷自己當皇帝,如此野心勃勃之人,又手握著二十萬重兵,這次左良玉沒來算他命大,否則徐梁是一定要想辦法將他就地剷除的。
“公爺,如是姑娘挺過來了。”這時軍醫突然熱淚盈眶的跑來對徐梁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真!哈哈,太好了,本公就知道如是不會這麼薄命的。”徐梁大喜,趕忙去看。
話說徐梁當時連續派出了十路人馬分散到四周縣鎮尋找上等傷藥,並且許諾若是有人能獻出有用的傷藥,他將重重有賞,竟然真有許多鄉紳獻出了不少上好的藥品,其中更是有一人獻出了一株百年的珍貴人參,正是靠著這株珍貴人參補氣補血,再施用上等傷藥如是才終於撐了過來。
大喜之下,徐梁非常感激那位獻出百年珍貴人參的鄉紳,並派人給他送去了一個信物,許諾三年之內可以憑藉這個信物來找他提一個不過分的要求,這是一個極大的承諾了,價值萬金,那位鄉紳拿到徐梁給的信物立刻大喜過望,似乎看到了自己家族崛起的契機。
一日後,各路大軍陸續來帶淮安城下。
“末將徐州總兵李化熙參見大將軍!”最先來到的是距離淮安最近的徐州總兵李化熙,此人年近四十,面向儒雅,有一股文縐縐的書卷之氣,不用想,此人肯定是文官統兵,徐梁沒有仔細瞭解過,有些質疑此人是不是真有統兵的才能。
大明有文官統兵的例子太多了,幾乎沒有幾個是真能打仗的,如今看到一個,徐梁怎麼會不質疑,畢竟大明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知兵事的文官統兵的結果。
“末將揚州總兵馬應宣,參見大將軍!”
“末將鎮江總兵胡恩,參見大將軍!”
“末將陝西總兵高傑,參見大將軍!”
“臣兵部尚書史可法,參見大將軍!”接下來兩個時辰,兩鎮總兵和史可法帶領的京營先後來到。
陝西總兵高傑一直在暗暗觀察徐梁的神情,見對於他的到來,大將軍似乎並沒有什麼不正常的波動,一點也沒有怪罪他曾支援唐王登基的事情,這讓他忿忿的心思稍微得以鎮定。
馬士英同樣如此,他乃是支援唐王最大的力量,同樣害怕徐梁追究,好在對於他,徐梁也沒有任何不正常的神色波動,似乎同樣沒有追究的意思,馬士英也鎮定了不少。
四鎮總兵都到了,剩餘的廬州總兵黃得功因為路程比較遠,要多一日後才能到達。雖然如此,但此刻四鎮總兵和京營的到來,加上徐梁本身率領的三萬山東兵馬,已經有足足二十萬大軍雲集淮安城下,浩浩蕩蕩,威勢十足,淮安城牆上的許多淮安軍士兵看到都有些腿發軟。
只不過,這二十萬大軍雖然看上去威勢十足,但徐梁卻不知道暗暗失望了多少次,其實從第一支大軍徐州軍到來的時候,他就開始暗暗觀望各軍的軍容和士氣等,想找出一支大明真正有實力的精銳大軍出來,然而,事實卻讓他大失所望。
四鎮總兵外加京營,五支大軍,軍容一支比一支差,更別說什麼士氣了,徐梁看著這二十萬大明軍隊,腦海中只想到一個詞‘烏合之眾’,怪不得歷史上南明朝廷只建立了一年多就被滿清給滅了。
徐梁很失望,看來他登基之後若真想要保住大明,就必須要有所改革,訓練出一支真正的精銳鐵軍出來。
收住心思,徐梁開始指揮大軍圍困淮安,只等時機一到便下令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