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浩浩蕩蕩的營盤之中,忽然想起了士兵整齊的吶喊聲。
“我大明萬勝!”
“萬勝!”
“萬勝!”
接著所有為官的百姓全都沸騰了,大家站立在官道兩旁,紛紛朝行進大營計程車兵行禮。
甚至很多百姓自發的獻上了酒水和食物。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些東林黨人自以為自己站在多諸的一方,實際上他們卻不知道,他們的自私和愚昧,早就站在了人民對立面。
徐梁往日裡的嚴軍強軍政策,以及朱慈烺的多向愛民政策早就深入了民心。
大將軍是天下最勇武的大將軍,我們的陛下更是這個天下最英明的君主,一切反對他們的人,都是亂臣賊子。
隊伍遵循著鼓點,追尋著飄揚的軍旗,依然穩穩當當的前行,只是將士們的眼圈微紅,腰桿兒挺直。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東林黨陰謀叛變,大將軍身受重傷,生死不知。
黃韜將軍身死。
白豆腐將軍身死。
邵一峰統領身死。小硯臺、虎頭親衛皆戰死。
無數的英烈死在了大明強盛的路上,將士們心懷悲慼。
正所謂,哀兵必勝。
這已經是一支踏上勝利路途的鐵血雄師了。
大軍前方,身著鎧甲,滿面沉重之色大眼兒早就收起了昔日裡的玩世不恭,臉色像是一塊仍在鐵爐裡鍛造了無數次的鑌鐵,唯獨看著大道兩旁歡呼的百姓的時候,內心才會湧起那麼一絲暖意。
………
東林黨人奪取權利最強勁的駐守,潞王和福王忽然停駐了腳步,連忙召集內閣和導向了他們的尚書們商議。
他們還沒有坐上皇位,一切都是井中月,水中花,虛無縹緲的很。
他們不僅擔心叛變的最後失敗,還擔心左良玉等人的安置問題。
這倒不是這些藩王膽小怕事,實在是這些藩王太不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