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六百七十五章 雄心不老李自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六百七十五章 雄心不老李自成 (2 / 3)

不得不說,這天下是有很多聰明人的。陳有福看出,天下大勢終究要重新迴歸到大明手裡,這個時候雪中送炭,比之後投降要有意義的多。

這導致了李自成沒有得到兵員補充。

而滿清也沒有機會得到更多的包衣。

沒有包衣,就沒有炮火,這導致滿清配合吳三桂損失慘重的兵力,根本不足以繼續侵佔山西西部,更別說度過大河。

得知徐梁接受了太原的軍民,滿清命姜鑲追擊這匹百姓,卻被明軍大軍伏擊,損失慘重,被迫退回太原修整。

“徐梁那小子又打了勝仗了,滿清的石廷柱軍被全殲。他能行,朕為何不行?”李自成忽然感覺西北的風吹過來的時候,自己感覺到了冷。

如果再不撐著打幾年,自己或許就打不動了。

深吸一口,李自成異常認真的說道:“額堅信,哦們能打過韃子,之前他們只是佔了偷襲的光。都是兩條腿的人,憑什麼打不過?”

田建秀聽劉宗敏等人提起過北京的戰事,擔憂道:“陛下,咱們的兵馬跟韃子比起來,還是有劣勢的。尤其是騎兵的補充,是需要時間的。我們眼下最理智的選擇,應該是據河固守,鞏固河南、佔據湖廣,徐徐圖之才是上策。”

“陛下,徐梁一戰滅了左良玉,如今武昌空著,湖廣只是名義歸明朝所有,只要我們奪過來,我們就有充足的軍糧了。”田建秀儒雅道。

小冰河期給明朝帶來非常沉重的影響,尤其是陝西一帶,顆粒無收是常態。老百姓吃樹皮,吃野草,最後逼著吃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明朝政治清明的時候,西北發生災害的時候,可以調動全國的糧食進行賑災。可是一旦王朝腐敗,國力衰退,西北就沒有辦法堅固了。

而商人逐利,故意哄抬糧價,農民起義就按不住了。

李自成走南闖北多年,比誰都知道,糧食的重要性。只要有糧食,那些飢餓的百姓就會拿起刀,跟著你義無反顧的殺敵。

在李自成心裡,湖廣比起陝西要重要的多。

“徐梁不是那麼好得罪的。當初在居庸關,他打的朕百萬大軍進退不得。如今他的心思在滿清身上還是好事兒,他如果跟多爾袞聯合起來滅了我們,我們真的有力量對抗嗎?諸位別忘了,金就是死在宋元夾擊之下。況且山西如果不握在手裡,我們就必須派出大量的兵力防禦黃河,滿清有遼東,有京師,耗得起。我麼家裡糧食的產量耗得起嗎?只有先一步佔據山西,然後才有揮師南下與南明較量一番的可能性。我有預感,徐梁並不是不想鯨吞天下,而是在積攢力量。等到他成長起來,他會跟明太祖一樣,以雷霆之勢,掃蕩一切對手。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比叫宣的敵人更可怕。”

李自成提起徐梁,大家瞬間就覺得非常有道理了。

如果真的跟徐梁動起手來,誰都頭疼。連功夫水平最高的老神仙,也不認為自己是徐梁的對手。

而拿下關隘呢,以極其少的兵馬防守關隘,敵人以數倍的兵力,都不一定能夠拿下。

以黃河為防禦線是好事兒,但是到了冬天,黃河結冰,人家可以踩著黃河過來。

“可是我們的糧草一直不夠啊。眼下跟滿清的戰事,都不夠我們吃的。”

李自成嘆息一聲道:“徐梁講道義,我們都是華夏兒女,去找他買去。”

李自成知曉,自己雖然逼死了崇禎,但是在徐梁心裡,最恨的,肯定不是自己,而是滿清。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對手。徐梁瞭解李自成,而李自成又何嘗不瞭解徐梁?

他相信自己去買糧食,徐梁萬萬沒有拒絕自己的道理。

眾人見皇帝心意已決,只得到,“陛下,若是如此,當下還得先操練兵士,配備軍械。徵集鐵器,打造弓箭,否則跟之前一樣,是打不過滿清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