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澤潤兩翼推進很快都受到了挫敗,這時候若是希爾根從中突破,難免會被人包住,三面夾擊。好在他們在兵力上還有優勢,調動了後面的預備隊之後,清軍後退五里紮營,停止進攻。
這時候已經過了午時正,該是吃午飯的時候了。
“吃了飯的輔兵和民夫迅速建造防禦工事,塘馬通報營部,我軍正面敵兵有三千餘眾。”馮朔想了想,又道:“請求補充火銃局。”
弓箭運輸成本太高,而且射出去的箭很容易被敵人回收,只從經濟成本上而言不如火銃。如今各地都要運送物資,畜力緊缺,所以火銃這種對運輸壓力極小的武器就受到了各軍的青睞。
而且如今明皇製造出來的火銃都要經過石墨粉拓印。檢查銃管內壁有無明顯裂痕。這種質量檢測手段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的確讓炸膛的現象大為好轉。起碼沒人再擔心自己手裡的火銃突然炸裂——當然,很多人之前從未用過火器,並不知道鳥銃還會炸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藁城之戰中,高燕的燧發槍局取得了不錯的戰果,這還是因為戰術體系沒有更新。並未最大程度發揮燧發槍的攻擊效能。隨著燧發槍的日產上升,各營都希望有自己的火器部署,朱慈烺也發現在這個時代單純的火銃手缺乏防禦能力,勢必要與冷兵器部隊混編,這就導致了高燕部從原本內定的“神機營”變成了火器教導營。
高燕當即召開作戰會議,聽取各參謀部意見。這些老行伍出身的參謀,在沙盤上的確提出了各種可能性。最後認定結果是:東虜有心從安平縣南下,居中突破深州,侵入山東。
“這也符合常理。”頭髮花白的老參謀長道:“無論東虜走真定還是滄州,我師都可以襲其中路。截斷兵道,甚至與守軍合而殲之。以我師的兵勢。無論他們如何分兵阻敵,都是以卵擊石。所以他們只有將大軍調到中路,居中突破,以兩翼阻敵,方是以強對強,避免了以弱阻強的窘況。”
“咱們真定滄州一線就是個大大的一字長蛇陣。要想破陣,無非是齊頭並進或是直搗七寸。東虜眼下似乎是想直搗七寸……但是深州並不適合東虜兵行進,尤其衡水縣西有漳水,南有洚水,北有滹沱河故道。適合層層阻擊,不知道洪承疇為何選在這裡進攻。”另一個參謀道出疑惑。
高燕聽取了諸位參謀的意見,也對洪承疇的部署十分不解。
而且還有個更深的疑惑藏在他腦中。
兩軍交戰,攻擊方總要先試探一番,方才能選定突破之處。為何洪承疇直接就盯準了安平縣?是早有奸細埋伏其間麼?這倒是滿洲人的常用伎倆。
“先疏散安平縣老弱婦孺,師部移駐安平,接管城防。”高燕道:“不管怎樣先穩住前線再說。派出塘馬傳報明皇,請求火銃、火炮支援。”
“高將軍,若是東虜虛晃一槍呢?其實卻是要主攻其他地方。”最年輕的參謀徐震突然道。
高燕用竹鞭指了指沙盤上深州和安平兩個點,道:“看看距離。”
從安平支援東西兩翼,距離顯然要比深州出發更近,所以無論東虜的戰略意圖如何,在開戰之後師部移駐北面的安平縣,都不會是一步廢棋。
徐震臉上通紅,退開一邊。
“先且如此。”高燕朝副官點了點頭:“照此傳令。”
師部一動,所有師直屬部隊自然要跟著運動。其中最為浩蕩的一支部隊就是民夫。冬天沒有農活幹,除了疏通渠道準備春耕,就是出去打工掙些快錢。如今還有什麼活能比給大軍當役夫更賺錢的?非但不拖欠,而且拿的還是糧票,無論糧價怎麼變動都不怕,正適合明年開春青黃不接的時候用。
朱慈烺接到了近衛一師的通報,迅速調出了最近火銃配發方案,將原本配給遊擊營的火銃優先給了高燕。不過火炮卻還是按照老樣子分配,到底遊擊營真正的壓力是在佔領之後的鞏固防禦階段。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