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十章 巡視山東三)
“殿下,程閣老啟本:請改府縣例會一月一次;省府例會三月一次。”柳如是提聲。
徐梁的頭隨著馬車的顛簸而上下起伏,讓柳如是不知道陛下的意見是同意還是反對。從青島出來之後,陛下發現了熊明遇之子熊人霖進獻的《地緯》一書,旋即陷入了痴迷之中,還不停地用炭筆在書上寫寫畫畫。
終於,徐梁直起身,搓熱了雙手燙在眼睛上:“會開煩了?”
“程閣老說,因為相聚太遠,許多縣令十日去府城開一次會,路上就要耗去四日。”柳如是讀了一段吳甡啟本里的原話,等徐梁決斷。
“若是離了縣令整個縣就不能運作了,說明問題更大。”徐梁身了個懶腰,將批註過的《地緯》給了柳如是,道:“第一,以我的名義給熊人霖寫封回信,關於《地緯》的問題我都標註在上面了;第二,我在裡面的《坤輿萬國全圖》上更譯了一些泰西地名,按照我的翻譯,開版刊印《坤輿萬國全圖》,版制十五尺長,八尺寬。先映五千張,所有把總以上軍官,人手一份,必須熟記之。”
柳如是展開《地緯》,果然見上面密密麻麻寫了不少,至於那張傳教士帶來的世界地圖,上面更是用炭筆更改、新增得面目全非。她此刻真慶幸自己學過丹青,否則連線條都分不出來。
“第三,書信程先生,我想在工部下設坤輿清吏司,用陳祖綬為工部侍郎,主持繪製《皇明坤輿全圖》,看他可有何建言。第四,書信葵心公,讓他開設地理系,可聘熊人霖為教授。第五,送一套《地緯》給陳祖綬。好了,暫時就這樣。”徐梁道。
柳如是一一記在本子上,抬起頭道:“殿下,那程閣老的啟本……”
“批准吧。”徐梁仰起頭,按了按太陽穴:“再有,從馬車廠訂購新式馬車三十輛,我要用來獎賞有建樹的文官。”
“是。”
徐梁每次看到皇明週刊上的各種喜報,就會有微微的成就感,大明在他手上有了轉好的跡象。
再過幾個月會如何呢?
會有四到五批新兵投入各營,足以讓他建立起四個師。
更多勞役和苦工會投入建設,將硬化道路鋪到前線。
獲得甲等文憑的人會越來越多,丙、丁等文憑甚至能夠在村中大量普及。
行政人才能夠滿足五個省的基層領導崗位,新鮮血液帶來的新鮮風氣能讓大明北方煥然一新。
……
所以,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多爾袞同樣在計算時間。從清兵入關已經近八個月了,這八個月裡,清兵總算打下了小半個山西和整個陝西,然而畿輔之南的明軍實在讓他如鯁在喉芒刺在背。尤其是阿巴泰和洪承疇都沒有能夠在南路取得哪怕一個村落的戰果,這讓他泛起了濃濃的不祥。
還好自己聽了蘇克薩哈的話,將這燙屁股的座椅讓給了濟爾哈朗。現在濟爾哈朗勢必騎虎難下,一邊受著南路軍的煎熬,一邊又有西路軍捷報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