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太行山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太行山上 (1 / 3)

第七百一十六章太行山上

“那些鄉紳富戶,肯把自己家養的牛借出去嗎?”徐梁問道。

徐梁的細心程度,讓王碩明顯微微一愣,陛下果然是在亂世中走出來的,對於鄉紳的認識度果然很深刻。

當下解釋道:“資源就在那裡,看為官者如何引導罷了。確實有為富不仁的鄉紳,但是大多數鄉紳還是有遠見的。若是為正一方的官員,道德敗壞,鄉紳自然會抗拒些,若是官員清廉,以身作則,去跑幾趟鄉紳富戶,勸說一番,這種對於自己沒有絲毫損失,反而能邀名的事情,大家還是很樂意做的、”

徐梁一聽就明白了。

俗話說滅門的知府,破家的縣令。府縣的堂官親自登門勸說,又沒有什麼損失,若是再不配合,說出去就是與全縣為敵。

而且鄉紳富戶在地方生存,本來對地方也有所依賴, 所以有一些鄉紳,對待百姓還是不錯的。

根據之前的調查顯示,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在官府庫銀不足的時候,這些鄉紳自發的修橋鋪路,修建學堂,賑災施粥的情況,也是有的。

大明朝到現在,都沒有辦法徹底改變宗法社會,甚至徐梁很清楚,再遙遠的將來,甚至現代社會,宗法的影子依然存在。

宗法社會講的是,大宗對小宗負有義務。大戶對小戶也負有義務,親親之教深入人心。所以哪怕是到了現代社會,東強哥也照樣想的是反哺家鄉的鄉親。

誰若是敢仗勢欺人,魚肉鄉里。非但會被宗家釘在恥辱柱上,更會被憤怒的鄉民掀翻在地,然後一邊兒踹著,一邊兒狠狠的吐上一頓唾沫。

別看鬥倒了嚴嵩的徐階在史書上評價不錯,後世的影視劇也大多數以正面形象示人。

但是鄉鄰們大多數對他恨之入骨,因為徐家瘋狂的兼併土地,而且對待鄉里的態度和行徑和惡劣。最後也間接的導致了徐家的衰落。

然而凡事有利便會有弊,這也是徐梁思考問題的原則,凡事看其兩面性。

不得不說,宗法社會又是大明帝國新政的最大阻礙。

在地方,族長的權利,遠遠大於官府的行政權。

有些地方,族人根本不懼怕官府,甚至敢衝擊官府,然而可笑的是,他們對於族權卻畏懼如虎。

在山東因為土地劃分、河渠歸屬等問題上,各縣都發生了政權與族權的摩擦、碰撞。最後當然是政權獲勝,借集村並屯、分家析產,強行打破宗法社會。

這種暴力做法在開封府仍舊被奉為圭臬,不過青州府顯然溫情脈脈,不能認同。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徐梁對吳偉業、王碩顯道:“我不管你們的施政手法如何,關鍵就在於地方是否安靖,百姓是否安居,你們的考成任務是否能夠完成。只要做到了這三點,加官進爵不過是題中之義。”

吳偉業和王碩顯連忙謝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