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不是逃兵
當然,話說回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狗血,好歹也算是有點兒文化底蘊的閻應元,甚至在史書裡,看到過天降隕石幫助劉秀大敗王莽這種狗血到了極點的事情。
往近了說,更有官兵將領大火焚燒後金精銳,竟然在關鍵時刻改變風向,最後明軍被打敗的慘被的故事。
所以說,狗血只是難以理解,但是未必不能發生。
況且,換做其他朝代,王朝崩壞至此,早就亡國了,最好也就立下個南方小朝廷。可誰又能想到,當今聖上,轉眼間就幾乎完成了千秋偉業,把北伐都快完成了。當初不可一世的滿清朝廷,現在整天商量回遼東放羊的事情,這難道不夠狗血嗎?
到現在,別說是敵方的大將死了,就算是有人說多爾袞放屁被人按在糞坑裡溺死,閻應元也會認為存在這種可能性的。
當然,為了防止發生有人以刺殺自己,閻應元先命人安排好來者的隨從,只接見李守臣自己。
李守臣並未表明身份,誰都不知道他曾經是新軍士卒。
李守臣見到師長一級的高階軍官,並未表現出過分的拘束,反而按照自己所見的,以及自己所做的,一一敘述,其中穿插了自己的見解。
閻應元聽了李守臣的敘述,將之與手下的彙報結合起來。
第一此事並未疑點,第二眼前這個年輕人,表現出來的戰鬥素養,極其優秀,不像是民間自學成才的人物。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孔有德的身份。
“草民相信那些俘虜的供述。”李守臣看得出,閻應元對於此事是有疑慮的,但是到現在他也沒有其他好辦法證明孔有德的身份。
難不成,他能把死人腦袋給重新裝上不成?
閻應元並不是善妒之人,他只是遺憾眼前這個少年郎,極有可能立下潑天大功,但是卻因為沒有印信亦或是關鍵性的書信證明其身份,導致整個事件有些說不清楚。
“你先下去,稍作休息。此事本將會盡快上書陛下,如今陛下命令各部隊,地方政府扶持陝地義軍,你若是有什麼需要,大可以給我寫個報表,農具兵械,只要我們師能提供的,都可以源源不斷的供給給你們。”閻應元並沒有讓眼前這個年輕人白跑一趟的打算。
第一,功勞要給人家彙報上去,不然會寒了天下義軍的心;第二,看看能不能發展一下,讓他們成為朝廷的隊伍。因為這個年輕人不論是精氣神,還是表現,自己都非常的中意,甚至有把他納入正規軍的想法。
一個小兵,一個將軍,共處一室商談軍情,將軍的表情從始至終都很和善,沒有絲毫的高高在上的感覺,甚至在傾聽的時候,將軍還微微的點著頭,這樣的見面,比李守臣想象中的要好許多,尤其是閻應元最後提出的義軍扶持政策,更是讓他頗為動心。
當然,最為動心的,其實還是能夠重新回到軍隊,與袍澤一起並肩作戰,殺敵衛國。
想到這裡,李守臣的心頭似乎有什麼東西,忽然通透起來。
當初在新兵營接受訓練的時候,那些看似弱不禁風的書生們,經常跟自己說什麼保家衛國的道理,他是不以為然的,甚至於幾乎自己身邊兒的每個袍澤,想的都是封妻廕子,封侯拜相,大傢俬底下討論先生的話,都認為是瞎扯淡。
可是這些日子,遠離隊伍,到處見到敵人的殘虐,百姓受到欺壓,反而讓他受到了感召,其實訓導官說的,忠於國家是一個何其正確的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