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的癲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多爾袞的癲狂 (2 / 3)

滿清朝廷便直接讓他做了禮部侍郎,可全天下都無比痛恨這個臉祖宗是誰都忘記了禽獸。

可能是人民群眾的仇恨,也可能是朝堂上同僚的鄙視,徹底讓這廝放飛了自我,他最近在朝堂上說出了更家忘記祖宗的話語,是陛下從中國,而非中國從陛下也。

這句話嚴重刺激了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清人物。

大明朝因為重點打擊殘元勢力,對於女真族其實是一直是羈縻政策,因為在大明朝看來,滿洲這種幾乎沒有什麼文化可言的民族,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前途。

即便是當初武力值爆表的努爾哈赤,也只是李家的一條狗而已。

所以即便是如今入關了,滿清的內心依然無比的自卑,所以他們動不動就拿自己是女真,而女真曾經有大金這段輝煌的歷史說事。

孫之獬將清帝與中國割裂開來,在明朝士大夫看來是愚不可及的行為,然而在滿洲權貴看來卻是格外有理。

為他們從未將自己與中國視作一個整體,即便他們入關三百年之後,也仍然生活在陰暗自卑的角落裡,不相信中國和自己乃是一體。

為了不讓“陛下”從中國,而讓中國從“陛下”。就要明確服冠禮儀。

直觀來說,擴大剃髮隊伍。

多爾袞在入京之初就要求軍民人等剃髮,但因為牴觸之聲實在太大,為了緩解人心,多爾袞才廢除了第一次“剃髮令”。因此許多漢官雖然當著清廷的官,卻仍舊穿著大明的冠服,甚至連印信都還是大明的。

然而現在多爾袞已經不打算再玩溫情脈脈的懷柔政策了。要想甄別出反滿的漢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剃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或許有人會說。剃了頭髮該反滿的一樣反滿。可是在這個尚有操守的年代,髮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毀,剃髮就是剔去了為人的立身之本。連立身之本都不存在了,還反滿幹嘛?就這麼作為一具行屍走肉過活唄!

所以當多爾袞的剃髮令一出,“頭可斷,發不可剃”的呼聲自然就響了起來。

“那孫之獬為何會想到再上‘剃頭疏’?”漢官們紛紛交頭接耳。

“還不是那日上朝,孫之獬剃髮滿服。漢官班裡把他推出去了。他去滿班,滿班也不容他,站在中間好生尷尬,想來就是因此而種了心結。”有人低聲喪氣道:“他這氣倒是消了,可我們這頭髮又如何是好?”

為了一把頭髮就如此失魂落魄。看來這些漢人的確不是鐵了心要與滿人一道。

滿官們看在眼裡,心中自然不爽快。這話傳到了多爾袞耳中,更加重了漢官不可用的念頭。

“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多爾袞在朝堂之上,再次丟擲了他的滿漢父子論。

下面的滿官各個得意,漢官只是低垂著頭。

在漢官心中,多少還記得奴兒哈赤曾是李成梁的義子,想想奴兒干都司也是大明設立流官的故有領土,絕非羈縻可棄之地。現在這些奴兒坐了京城,竟然連父子關係都要顛倒過來!再者說,就算“父子一體”,大明的皇帝可從來沒有強令建奴蓄髮戴網巾。

“若不畫一,終屬貳心!”多爾袞殺氣騰騰地看著尚未剃髮的漢官,又道:“自今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髮。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

十日為限,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由此而佈告天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