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陛下可曾聽說過安利呼?
陛下,聽說過安利嗎?
跟隨了自己半輩子的頭髮,說剪掉就剪掉了,多少有些不適應。
徐梁看著鏡子裡的小平頭,說實話也感覺很彆扭,不過別管怎麼說,頭髮短了,每天早上梳頭髮的時間就省下來了,如此一來自己還可以抽點時間去鍛鍊鍛鍊。
割發這種事情,在文人階層蔓延比較慢,尤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讀書人,他們短時間內,是根本沒有辦法接受這種事情的。
徐梁對於整個社會,所有階層都去割發,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在他看來,改風易俗是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就目前來看,士大夫階層雖然依然佔據著官員的主要成分,但是其社會核心階層的身份和地位,正在逐漸被替代。
軍人、商人、民兵、新士人正在從基層逐步成長,並終有一天,會成為這個社會的核心力量。
老士人對徐梁的幫助越來越少,他們要麼主動轉變思想,追隨徐梁的旗幟前行,要麼固步自封,慢慢被歷史淘汰,對於註定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人,徐梁是不會花太多心思去關注的。
“陛下,後宮有中人求見。”柳如是近前道。
“宣。”徐梁有些疑惑,他感覺朱微婥不是那種干涉政事的女人,怎麼會忽然派中人出宮了呢?
“奴才恭請陛下聖安。”
不一時,一個有些面熟的宦官進來,畢恭畢敬的給徐梁行禮。
徐梁打量了太監幾眼說道,便將視線重新放回到了手頭的工作中。周圍的侍女都好奇的看著這個太監。隨著新皇登基,朝廷裡用太監的人可不多了。
那太監自知自己成了別人眼裡的稀罕物件,但是卻也不惱,依然畢恭畢敬的請示道:“陛下,奴才替皇后娘娘來問個話,不知道陛下現在可否方便?”
“講。”
宦官起身,低著頭,不敢直視皇帝,但是卻代替皇后問話,自然不能太過於卑微,他的嗓音略微有些變化,“皇后娘娘問:皇爺,是不是皇族一體需要剪髮。”
“京師失守,百姓流離失所,無數臣民性命難保,如今苟活性命的百姓,連頭髮都保不住,朕割發代首,是朕的態度,別人怎麼做,朕管不到。”
徐梁知道皇室的擔憂源於何處,皇族之中抱著舊思想的人大有人在,有些年邁的老皇族,信了一輩子儒學,你讓他這個時候剪髮,比殺了他還難受。
“皇后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不必將皇族其他成員看做外人。”傳話是個技術活。非但要把話傳到,還得連表情神態都學出來。
“你我夫妻本為一體,若皇后有心,可盡力為之,朕為之託底便是。”徐梁道。
宦官點了點頭,身上氣質一變,躬身道:“皇爺,奴婢這就回宮覆命了。”
徐梁點了點頭。暗道:這真是浪費人力資源,就為了問這麼兩句話,還特意派人跑一趟。
那宦官走了之後,徐梁才收到程賢派人送來的報告,也才知道南北輿論戰已經打過了第一個回合。
“輿論的焦點在於滿清的倒行逆施。”徐梁對那傳報之人道:“其他的點一點就行了。我這裡還有一份情報,你順便帶回去交給程先生,他自然知道該怎麼辦。”
徐梁搖鈴喚來柳如是,讓她取來前日接見義大利人利類思和葡萄牙人安文思的會議紀要。
這兩個泰西傳教士都是在甲申國變之前進入四川傳教學者,尤其精通數學和天文領域。作為外國人。兩人並不在乎明國的實際統治者是誰,只要能夠幫助他們傳教就是好皇帝。所以在張獻忠入蜀之後,他們理所當然地投靠了張獻忠。
就如當初湯若望躲藏起來,希望能夠投效李自成一樣。
讓徐梁吃驚的是,張獻忠這個極有可能是精神病患的土匪頭子,在泰西傳教士面前卻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素養。他很喜歡泰西的數學和天文,命兩人用紅銅造了天球、地球,放置在“大殿”上。非但經常召二人前往宮中講授數學、天文課。還積極與身邊大臣進行探討。
僅僅這樣,就已經達到了被吹噓成“聖”的康熙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