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川蜀之亂
五月初,李自成在大軍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即刻率部從廣元南下。馬科從保寧西進,兩路大軍併發攻打綿州。
張獻忠根本不是李自成的對手,從綿陽退守德陽,然後又屁滾尿流的逃回了成都,分散在各地的大西軍也紛紛趕往成都“勤王救駕。”
張獻忠稱帝之後,冊封他的四個義子為王,設立四十八營。
主力部隊稱為“皇兵”,民間三丁抽一,是為“裡兵”。戰時皇兵出征,裡兵守城。由此堆砌出二十萬兵馬,真正披甲作戰的兵士,最多也就十萬人。
李自成卻是積怒已久,又因為各方壓力,不得不在四川掙扎下一片生存之地。想想去年八月,張獻忠還帶兵攻打過漢中,此可謂遠日有冤,近日有仇,全軍上下齊喊“殺黃虎”的口號,氣勢難擋。
五月十三日。順軍馬科部進逼龍泉驛,佔據了龍泉山。劉宗敏為李自成前鋒,走漢州,渡過青白江,成都在望。
張獻忠在成都皇宮之中,一夜三驚,再次爆發精神病,將自己的妻妾、兒子殺死,對義子孫可望——時名張可望。道:“咱老子也是一世英雄的人,不能留著妻兒受辱。從今而後,還是你做世子。”
孫可望知道大勢已去,連夜集結所部人馬,向東攻打馬科。馬科原本是明朝降將,在李自成的大清洗中整日惶惶不安。孫可望卻是西營四大名將之首,聲望甚至高於後來力挽狂瀾抗清二十年的李定國。
只是一次交鋒,馬科便被孫可望擊破大營。又不敢回到李自成營中,索性向東南逃竄。卻碰上了趕來勤王的劉文秀,只得再往西南方向逃去。
孫可望與劉文秀見了張獻忠,三人很快定計,由劉文秀扼守龍泉山,孫可望護著張獻忠前往西充,整頓兵力。等待另外兩個義子:李定國、艾能奇來援。
劉文秀在龍泉守了一夜,遇到了突圍而出的提督皇城都指揮竇名旺。兩人會師之後,留下殿後部隊,向東追張獻忠而去。
就是這樣一場大敗,讓整個大西軍灰頭土臉。張獻忠甚至連妻小都殺了……結果李自成卻在進入成都之後,被個無名小卒用冷箭射死。
那人本是張獻忠的近衛,突圍時正巧不在營中,後來躲在皇城外一處塔樓之中。他原本也沒想過要刺殺李自成,只是適逢其會,手裡正好有一張勁弩,而李自成又正好從他藏身處外經過。出於忠義道德的驅使,以及一腔難以發洩的怨憤,這個侍衛扣動了弩機。
弩箭從李自成左肋射入,直抵心臟。
李自成的親隨很快找到了這個嚇呆了的侍衛,一陣亂刀將之砍死,旋即在劉宗敏的指揮下開始清洗成都,但凡有兵杖者一律屠戮。
五月十五日,順軍徹底佔據了成都和附近州縣,收服了原本效忠張獻忠的搖天動所部。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了主心骨——李自成。
張獻忠獲悉之後,從西充一路狂笑著逃往重慶,彷彿又回到了當日車廂峽時候的情形。這種死裡逃生、柳暗花明、峰迴路轉的“奇蹟”在他的一生中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讓他甘之若飴,甚至瘋狂地愛上了這種感覺。
張獻忠到了重慶之後,再次安頓下來,卻發現自己的處境仍舊缺少轉機。
重慶南面的遵義有明軍王祥部,東面有蒸蒸日上的楊展部。反倒是石柱、黎州等土司因為一心守成,對他的威脅不大。
好在順軍因為沒有了李自成這個靈魂人物,劉宗敏推舉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為首領,李自成皇后高氏聽政,等待陝北高一功南下四川,並沒有立刻追殺逃往重慶的張獻忠。
與此同時,滿清多鐸部佔據了陝西,直逼漢中大門,被順軍賀珍部和明軍孫守法部擊退。
華夏西部三百年來未有過如此亂戰的時局,真是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徐梁拿到戰報之後,良久無語。他知道四川會亂很久,甚至平定天下之後還要亂上一段時間。卻沒想竟然能亂成這樣,尤其是李自成竟然會被弩箭射死。但換個角度想想,這種死法卻要比九宮山遇襲而死合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