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六百六十二章 徵北會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二章 徵北會戰 (3 / 3)

不過又略有不同,當年是黃臺吉堅持要打下去,而多爾袞要求撤軍,非要不打,最後受了怯戰的處分。

當然,拋去政治鬥爭的因素。

巴哈納和石廷柱如何也想不到,他們比徐梁晚了兩天才收到南線收縮避戰的命令,同時也收到了革除世職的處罰。

他們連忙派兵追回前去德州的甲兵、包衣,據守滄州。雖然京師有訊息傳來。說攝政王要調他們去山西,但是不知道為何還沒有收到正式軍令,所以只能等等待和忍耐。

徐梁在得知底牌的情況下,當即下令新軍三團進攻順德府,收復府治邢臺,其他屬縣紛紛依附反正,打出了大明的紅旗。同時又調集新訓練的預備團到德州作為總預備隊。馮先奇的騎兵部隊到武邑機動,徐敬業的新二團出無棣,直指滄州,自己隨高燕佔據吳橋。

吳橋原本就是華北要鎮,縣城之外有十八屯,是當年軍屯、民屯的遺留。因為石廷柱和巴哈納的奉命退縮,吳橋縣的百姓又得以回到家鄉,下地收糧。

三日後。在吳橋縣城外的中軍大營裡,各團主官匯聚一堂進行軍議。

總參謀部之前已經將作戰代號和各部的戰役目標下發各團參謀部,進行了兩輪匯總討論,最終制定出整套戰役預案。

李巖站在正前方的沙盤旁,手持竹鞭,下面是一干將校。

“此次戰役分為三個階段,”李巖道:“第一階段是關門打狗。待巴哈納、石廷柱發兵西進。騎兵營就要從武邑北上,光復武強縣,沿滹沱河運動,斷絕東虜北逃之路。”

馮先奇在山東。專心訓練騎兵營,摸索騎兵戰法,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頗感欣慰。

“新二團從無棣縣插入滄州,交由工兵營建設工事,進行佈防。”李巖繼續道:“新軍三團要在東虜佔領晉州之前,攻克真定,阻斷東虜西逃之路。”

真定府就是後世的石家莊,扼守井陘口,是晉冀往來的重要孔道。

李自成已經從陝、甘、寧夏等地收攏二十萬大順軍,御駕親征,兵鋒直指山西。石廷柱和巴哈納要想及時入晉,只能走真定過井陘,否則項上人頭不保。

“新軍一團從吳橋西進至束鹿縣,防止東虜軍南下。”李巖輕輕點著沙盤。一個年輕的參謀官站在沙盤一邊,用長杆將代表各團的小旗插進目的地,同時用彎針和各色棉線,勾勒出各團可以走的行軍路線。

這些路線都是各團參謀部提交上來的,所以軍官們早就記得了。不過他們只知道自己的行動路線,這回看到了四個團協同並進,只從沙盤上都能感受到肅殺兵威。

“各團運動到位之後,進入戰役第二階段。”李巖道:“由高燕部率先向東虜軍發起總攻,二團、三團作為主力策應。騎兵部隊伺機奇襲,力求將之就地殲滅。鑑於敵軍戰兵數量龐大,我軍參戰的三個團以及其他策應部隊有兵力四萬多人,騎兵營,雙方總兵力接近十五萬,所以總參謀部建議選擇平闊地界作為主戰場,以便我軍合圍並擊。”

李巖說出“建議”一詞,抿了抿嘴,從鼻孔中吐出一股氣。他已經做慣了主帥,只有“命令”何曾有過“建議”?

心裡雖然有些不順,李巖手中竹鞭還是輕車熟路地在藁城、晉州上點了點:“這兩處皆是大兵便於展開之地。其中藁城曾為成祖破吳傑部的古戰場,最為適合大軍展開陣戰。不過藁城靠近滹沱河,容易使東虜逃脫,若是選擇此地決戰,騎兵營必須有效阻斷北面逃路。”

“戰役第三階段,”李巖道,“擊破東虜之後,儘量生擒東虜及其輔兵。追擊各團、部,最北不可越過無極縣。完成追擊任務之後,新軍三團駐守真定,二營駐守滄州,一營駐守深州,保護親民官行政。”

“從滄州到真定,共計四百五十里。深州為其中點,至真定為二百二十里。只要東虜軍過了深州,每兩個時辰進行一次塘馬聯絡,以免被東虜各個擊破。相距百里的兩個營,必須在十二個時辰內應援,否則坐失期不至罪,斬無赦!”李巖厲聲道。

只要東虜過了深州,就等於鑽進了一個長二百里,寬五十里的大口袋。雖然各部明軍在人數上都較之東虜要少,但只論戰兵數量卻是相差彷彿。從肉搏戰而論,恐怕要略遜於正藍旗的甲兵,但面對石廷柱的正白旗漢軍則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陛下,請為此次會戰定名定令。”李巖轉向高坐的徐梁道。

“定名:徵北會戰。”徐梁起身道。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