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姐夫一點兒都不好。
不過嘴上朱慈烺卻很乖,“陛下肯定是有他的考慮。”
“曹大伴,”朱慈烺忽然問道:“你可曾想過,為何以往父皇在位的時候,明軍面對東虜總是不堪一擊,而今上的新軍卻打的東虜落花流水?是士兵不肯用命嗎?莫非當時真的是我大明氣運斷絕了?”
曹化淳心想,這都什麼時候了,小爺你還想著過去的事情,咱大明之前的隊伍,跟現在的隊伍,他不是一回事兒啊。
曹化淳懂得軍事,所以才知道徐梁的隊伍到底有多恐怖。
“回稟小爺,早些年,咱們大明的軍隊,嗯,老奴姑且稱他們為老式部隊,他們打仗講究用錢財來鼓舞士氣,沒有錢就不開拔,只有盧象升這樣的統帥,也只是稍微知道些鼓舞軍士忠心、正氣。這跟今上的新軍是沒法比的。”
朱慈烺點點頭說道:“還有什麼,一併說說,不許藏私,我可知道,你是在皇家軍校旁聽過的。”
“小爺可別冤枉老奴,老奴哪裡敢藏私呢。”曹化淳想了想,“其實今上訓練兵士,與戚少保並無太大分別,甚至很多戰法都是在《紀效新書》上學來的,兵器大多數都是我大明早些年便有的。即便是當下,同等規模的新軍遇到戚家軍,能不能贏,也在五五之數。”
朱慈烺點點頭,其實他心裡很明白,父皇是輸在了行政之上,與其他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當然,父皇的局面,即便是自己遇上了,多半也無可奈何。
“這般新軍,據說當初戚少保的時候,花銷也是很大的,今上新軍的花銷如何?”
對此,曹化淳卻一知半解,只能根據自己先前瞭解到的說道:“只知道正規軍會分配土地,其他的老奴也不知曉。”
其實真正清楚的人是李巖,因為這一切都是李巖為首的總參制定的。
訓練時的基本口糧是一人一斤主糧,加上不同崗位的崗位津貼、副食品補充,哪怕不打仗,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耗成本就要三十兩銀子。
而一旦打仗更是止不住。非但戰時伙食要增加,傷病員的營養餐更是一筆額外開支。算上撫卹、安置、犒賞、退伍金,花錢簡直如同流水一般。
這些還沒有算士兵和軍官的軍餉。
精兵還要有足夠的軍裝、軍械、火器、火藥。
李巖沒有看到過具體的軍費開支表單,但僅是如此粗略加起來,陛下投在各個主力師的投入上就不是百萬兩銀子能夠打住的。
軍費如此,民政上花的錢更多,而且民政還是完全在為軍政服務,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還真是白銀堆出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怎麼也得五六百萬兩銀子吧。陛下哪裡來的這麼多錢?
李巖想起了參謀部裡的風言風語,其實已經找到了答案。
主僕二人聊了許久,朱慈烺感覺蠢蠢欲動,正好知道徐梁就在總參,便騎著馬往總參趕路,希望能聽聽徐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