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七百九十五章 朱慈烺進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五章 朱慈烺進京 (2 / 3)

如今的陸路倒是通暢安全,經過大亂之後,北地百姓人心思安,只求吃飽飯。新朝派駐的各地行政官員或許不如國變之前的官員有文采,有些縣份裡的書吏甚至連字都認不全,然而工作效率卻比之前的官員高出不少。

程賢從一個商人,做到了內閣首輔,又是徐梁的岳父,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是個掛名首輔的時候,他卻在睜著渾濁的雙眼,將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兩千年來,為官者只有大義,沒有綱領,百姓得遇一個好官,三生慶幸。碰到貪官汙吏,倒黴三年。如今陛下以天賜之才,將如何為官、要做些什麼,考核什麼,說得清清楚楚,就算是資質種下之輩,略加傳授,也能照本宣科,逐項對照,使民生大安。”程賢緩緩口述,讓門下學生書寫成文。

過了七十歲之後,程賢的眼睛就越發顯得珍惜,平日書信都由學生代筆。

這封信正是送往南京舊友手中,讓他們推薦門下資質尋常者考女丁科。選派入官,而不要去擠科舉的獨木橋。

相比科舉那種滿天下取三四百人的競爭型考試,文化水平考試和各種職業考試就顯得簡單而且人性。

再不是優中選優的糾結。而是量才而用,這無疑讓絕大多數讀過書,未讀得精的人有了一條入仕的途徑。

眼看著曾經看不起的人都成為了知府、參政,誰能不眼紅?大明最讓人仰慕的是進士麼?

不!是官身!

進士之所以被人重視,是因為進士官的上升通道更為通暢,而且能夠直達位極人臣的夢想。如果天家選士的方式偏向於國子監、女丁科,那麼受到重視的科目自然轉向了監學。

這種話徐梁不能說得太直白。否則就是對所有進士,以及有自信考進士的人開戰。反之有程賢來說,就有意義的多,因為朝堂之人,文人多要要與內閣首輔團結的。

而程賢此般,也隱隱還有點撥後人的意思。

如今正趕上神京恢復,有小道訊息說朝廷要開恩科。這訊息不管是否確鑿。都引發了許多江南士子前往北方。江南的報紙上也紛紛鼓吹山東等地治下安泰。實乃大亂之後的大興之勢。明代士子固然有放嘴炮的習慣,但實事求是還是基本底線,都希望能夠親眼看看“虎狼之治”是否屬實。

“如今行到天津,曾經亂世末日之象果然盡退,眼看便有治世。”官道之上,三輛足可稱之為奢華的四輪馬車緩緩行駛。

最後一輛車中端坐著兩個貴人,年紀大約五十上下,容貌中卻帶著一絲頑氣。顯然不是官場中人。

這人說完,突然又嘆了口氣道:“大明氣數未盡。我張氏卻未必能再也有百年門第了。”

“宗子大兄何以如此悲觀,天下既定,我家總有能夠再起之時。”另一人笑道:“且來喝酒!”他從前面的擋板上取了酒壺,自斟自飲,哈哈一笑:“如今有了這四輪車,趕路倒是輕鬆了許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岱看了一眼不知愁苦的堂弟,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車外。四輪馬車從出現在江南之後,立刻就受到了豪門勢家的喜愛。並非因為它的質量上乘,而是代表了一種身份。晚明之世雖然不再有石崇王愷那樣的鬥富的人,但彼此之間的攀比卻是無法避免的。

既然買了四輪馬車,如果不能拉出去逛一下,豈不是錦衣夜行明珠暗投?但是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會忍受著劇烈的顛簸,打碎牙往肚子裡咽?所以他們理所當然地做了一樁皇太子十分希望他們做的事。

修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