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一十章 募兵艱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一十章 募兵艱難 (3 / 4)

“那就是你訓導官的工作沒做好啊。”徐梁儘量讓自己的口吻聽起來和善一些,到底秦良玉已經這麼大年紀了。

秦良玉領命道:“臣明白。”

“還有,”徐梁讓那士卒抬起手臂:“看,這鈕釦在腋下一隻手不好弄。”

按照明人的審美觀,鈕釦被藏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然而如此一來,穿衣服時右手就要抬起來,只能靠一隻左手進行動作,影響速度。而且被裹起來的左衽仍舊需要繫帶,將鈕釦帶來的速度抵消殆盡。

“用銅鈕,上面壓上花紋,就大大方方露在外面也挺好看的。”徐梁在紙上隨手畫了個扁平鈕釦的形狀,又邊畫邊道:“挪出來兩拃,放在中間如何?看起來就對稱了。這樣右衽也不用包過去太多,還能更省點布料。”

一旁隨行伺候的裁縫連忙掏出炭筆記錄下來,準備回去整改。徐梁不知道其他人對此有什麼看法。不過這裡他最大,外觀上的問題只要他發話,沒人還敢有異議。

“脖子這裡勒不勒?”徐梁扯了扯那人樣子的領口,擔心圓領憋氣。尋常服裝的圓領並不豎起來。但是現在為了扣住鈕釦。就成了高圓領。如果是量身定製還好,但士兵只有從一到五五個等級的標碼服裝選擇。很可能出現不領子不合適的情況。

後世的軍常服只是平常穿,作戰時有作戰服或是迷彩服。然而現在明軍的常服卻是平時和作戰共用一套,所以實用性要求也很高。

“回陛下,略有一些……”人樣子有些驚惶。努力保持鎮定。

“改成交領。”徐梁當即拍板:“常服用交領,公服還是用圓領。”

裁縫在一旁連忙記下,準備回去再改。

“在冷凍時節,或是苦寒之地,常服配發圍巾。冬季常服再加一件大氅。”徐梁道:“只是大氅的袖口一定要收起來,也不要對襟,仍舊如常服一樣做成交領。不過右衽可以包得多些,儘量多用棉。”

秦良玉微微點頭,腦中想了想陛下的描述,覺得也算是精神。

士兵只有常服。三套看過之後也就好了。

到了尉校級別,常服下襬放到了膝蓋上方,有些類似短大衣,看上去明顯比士兵多了一份威儀。常服之外還有公服。因為公服要出席禮儀場合,所以形式都有定製,也不可能用鈕釦這樣出奇的產物,無法提出改進意見。

到了將官級別,除了常服、公服,還有朝服。朝服又稱具服,是朝廷大典時候穿的服飾。沿自周朝,隨唐宋式樣略有改動,非徐梁能夠置喙。唯一需要定下的無非規制,也就是軍銜與官品的對接。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元帥為軍銜最高者,對應公爵”徐梁道:“上將軍對應侯爵,中將軍對應伯爵,少將軍對應正一品。”

秦良玉不經意間“咦”了一聲,暗道:如此一來,我豈非就要穿著侯爵朝服了?

原歷史時空中,秦良玉受封忠貞侯,對應起來倒也貼切。而國初封國公者,也都是方面統帥,也是契合。

從將官到士兵一共四等服飾,除了各有不同之外,所用材料也是不一而同,處處體現出等級的區別。

徐梁很看好毛料,而且從秦漢時就有比較成熟的毛紡業,名為織皮,主要用羊毛,同時也兼有兔毛、駱駝毛、犛牛毛等。只是礙於原材料的質量,如今的毛紡品做內襯、氈毯還可以湊合,要做呢子成衣則十分勉強。此時西班牙的美利奴細毛羊已經培育成功,但那是不出國門的國寶,在大明暫時還搞不到。

看完了軍服方案,徐梁還記得兵役徵兵的問題。

秦良玉對此道:“如今在山東還是以勸募宣傳為主,部下傳來的訊息都說百姓對於‘兵役’十分警惕,許多地方甚至有人詐死銷戶,各府縣也希望軍中能夠闢謠,以安頓民心。”

徐梁臉上不由一沉,問道:“總訓導部有何對策?”

“如今除了大肆宣揚從軍的好處之外,我部也暫且想不出法子。”秦良玉頓了頓,道:“陛下,如今還有許多地方並未編戶齊民,能否以神京光復為界。之前光復的地區,登入戶口則免徭役,之後再登入戶籍的,便要服兵役。”

徐梁微微搖頭:這個時代的官民都誤會戶口登記就是為了抓徭役收人頭稅,卻不知道人口資料對地方管理、資源分配、國家政策的重大影響。如果只為了徵兵就放慢人口統計的速度,實在是買櫝還珠,不知輕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