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二十五章 政潮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二十五章 政潮2 (2 / 3)

馬士英一時語噎。

“我已經下令在其原址展示證據,所有官民等人,皆可前往參觀。”徐梁聲音越發冷冽起來:“若是有人想給他翻案,就好生拿出證據,東拉西扯小心把自己陷入共犯之中。”

朝堂上一片冷寂,只有汗滴落地的聲音。

“一個知府,在南京重臣環視之下。竟然能貪這麼多?你、你,還有你!你們這些人難道都不長眼睛!還是說收了他的賄賂有意包庇窩藏!”徐梁厲聲喝道。

被點到名字幾人嚇得跪倒在地,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清白的。

徐梁其實就是虛虛一指,並非專指某人。見他們這般醜態,心中一笑,揮手道:“值殿御史呢!將這些人拖出去,清查!”

幾個老臣不敢在這個時候觸犯虎鬚,互相搖頭。

“臣南京兵部右侍郎王明賢啟陛下:”王明賢出班道,“陛下,南京諸部本為‘吏隱’,並無實權,如何能監視應天府長官?陛下所謂包庇云云,令忠臣心寒。再者。古聖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陛下如此疾風勁雨,固然出自天恩,應天府卻是恐怕再難執行公務,眼看春耕在即。而一府空乏,如何行牧民事?臣請陛下只誅首惡,放過其從。”

徐梁哼了一聲,道:“王侍郎所言,無非兩句話:其一,南京部寺就是樣子貨,做不得實事。怪不得你們。其二,我要是大開殺戒,下面的官兒就要罷工罷事,江南就要大亂,是否?”

王明賢沒有想到陛下如此解讀,雖然道理的確與自己說的一樣。但聽起來怎就那麼刺耳呢?

“臣南京吏部尚書,右都御使劉鈺啟陛下:”銀髮蒼蒼的劉鈺出班道:“王明賢此鄉愿之言哉!南京部寺諸臣,無不勉力為聖天子守牧留都,所謂吏隱,乃無奈之稱。”

徐梁看了一眼王明賢。心中暗道:還算你有人緣。

王明賢見劉鈺出來為他找補,也只好認錯:“臣失言,請治罪。”

眼看剛掉進坑裡的王明賢又被人拉了上來,徐梁道:“勉力與否不在嘴上,要看實務。傳令南京部寺百官,旬日內進呈‘工作報告’一份,羅列任職以來所推行之政務,務必要遵守格式,非式而論者視同未交。不交報告者,視同瀆職。”

徐梁又環顧一週,道:“至於江南這道小鮮是武火猛烹,還是文火慢燉,其中關鍵不在我,而在爾等!好好思量,莫行差踏錯,我只給機會,不給寬赦。退朝。”

原本只是走個過場的早朝竟然成了陛下與江南百官的第一次交鋒。只是這次交鋒中,南臣表現出的戰鬥力實在讓徐梁心生警惕——不是太強,而是太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些人都是兩榜進士出身啊,大部分都是東林或者是東林的同情者,南京既是他們的政治流放地,也是他們的老巢所在。說是無力對牧守官員進行監督,實際上下面的知府知縣看到他們的名帖,哪個不是跑得跟狗一樣!

徐梁端了應天府,他們卻只是這種反應,就像是散打高手被個地痞打了耳光,轉身就走一般。

“陛下,是否要再從北京調些舍人來?”

退朝之後,柳如是也嗅到了空氣中的濃烈火藥味。她跟上徐梁,低聲問道。

徐梁用人重能力而輕文采,這對於大明的朝爭來說處於劣勢。因為文采好的人,哪怕罵人的文章都能流傳千古。很多人支援他,單純是因為讀起來舒服。不過徐梁也有解決之道,那就是——集體創作。

讓腦子機靈的尋找漏洞和切入點,讓邏輯性強的人制定大綱和框架,再讓精通庶務的人列舉事實,最後由文采好的人整理成文,由此炮製出一篇見解深刻、邏輯嚴密、例證確鑿、文采斐然的大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