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八百五十二章 遼東風雲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五十二章 遼東風雲5 (3 / 3)

所以徐梁將遼東數百萬畝的土地分給將士,正是為日後的國內移民打下基礎。同時也作為模範標本,創立規矩。因為西北也是地曠人稀,面臨異族侵佔的危險,而自然環境比之遼東更為惡劣。

“我朝在遼東人口居於劣勢,如果只靠武力征服,很可能無法長久佔據。”陳栩道:“所以總參謀部認為可以適當進行交易,先用糧食換取被東虜奴役的漢人,在囤積到了足夠的人口之後,逐漸向北擴大光復區。”

徐梁邊走邊道:“沒有了漢人奴隸,東虜連地都不會種。這種交易就是殺雞取卵,他們肯做麼?”

陳栩道:“如果他們不肯,我們就用火銃火炮讓他們肯。”

徐梁倒是很欣賞這個上尉參謀的思路,作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不會使用自己的長處解決問題,無疑是愚蠢的。

他又道:“糧食,綢盯棉布、茶葉……除了火藥、鋼鐵等軍資之外,只要他們要,我們就換。遼東那邊據還有一百五十萬的漢人,不過都是包衣、漢軍和綠營,能爭取過來總是好的。”

“對於滿洲真夷,參謀部有什麼計劃?”徐梁又問道。

陳栩知道參謀部裡關於如何處置滿洲真夷有極大的分歧。有人認為這些劊子手各個都死不足惜,凡是入過關的,無不該殺。至於沒有入過關的老弱婦孺,也該本著斬草除根的態度殺個乾淨。

這種思想的人佔據了上風,不過並不能完全壓制“仁慈派”。這些人認為都一樣是人,過去他們野蠻只是因為沒有開化,如今得沐王化,完全可以將他們派去礦洞鐵廠做工贖罪,或者修路、運貨。

“具體該如何處置,總參認為這是內閣的工作。”陳栩道。

徐梁笑了笑,這種國策問題的確應該是內閣進行商議的。他詢問總參的意見,也是希望看看軍方對此事態度。無論怎麼,日後的遼東其實是軍事地主們的下。

“敢啟陛下,卑職個人有些看法。”陳栩突然又道。

徐梁點零頭:“說來聽聽。”

“卑職曾讀古書,見周朝時候,犬戎距離宗周不過七十里;衛國都城之外十數里便有夷狄之所居。卑職由疵知,周朝之初,慈夷狄竟是與華夏雜處的。”陳栩正是喜歡這些雜學,以至於時文制藝之術不精,所以多年科場奔波才得個生員而已。

“雖以夷狄之人,而能棄夷狄之行,慕中國之道,服中國之服,言中國之言,行中國之行,則是亦中國而已,我亦將以中國待之,豈可復問其初為夷狄也。”陳栩早就有過腹稿,這段話是特意寫在文章裡,投往《皇明軍報》的。當下背了出來,也算再度利用。

徐梁知道周朝乃至秦漢都是華夏擴張的時代,作為一個年幼的文明,而且在這種擴張中承繼了上古部落聯盟時候以“文化”為基礎,而輕視“血緣”的相容模式。

可以,華夏自古就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血緣概念。否則商人為東夷之族,周人為西戎之族,兩者次第佔據下中國,互相交融,最終形成了華夏,又如何分辨血緣?

後來管仲尊王攘夷,秦始皇設三十六郡,漢武帝擴疆西域……

故而聽到陳栩的華夏夷狄之論,徐梁從內心中還是肯定的。

“如果我們給他們貼個標籤,比如‘滿洲人’,就算咱們徹底殺光他們,滿洲饒陰魂仍舊會伴隨著我們的文明而存在。”

徐梁知道,後世有些人其實本身是純種的漢人,但偏偏為了彰顯自己與別人不同,滿足病態的虛榮心,亂認祖宗,胡攀一個少數民族的身份,甚至連已經徹底滅絕的民族都不放過。

更何況自己做了這麼多事,未來的歷史書上總是逃避不聊。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