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些,徐梁心中壓抑的忿恨終於傾吐出來,道:“王巡潼,你家也是江南大姓。你又是進士,是族中砥柱。你家有沒有人打著你的旗號聚斂吞併?有沒有人拿著你的帖子包攬詞訟?有沒有人仗著你的官聲放印子錢,逼得小戶賣兒賣女?”
王巡潼被問得冷汗直流,正要告罪,卻被皇帝一把扶住。只聽他道:“就算有,我想你也未必知道。如果你知道,也就不會跟我說這些小民的苦處了。我還可以跟你說一件事,大明的《稅法》從建興元年就開始讓內閣商議,至今沒能出臺,為何?閣老們不願簽署。閣老啊,從學識、人品、為官、辦事,樣樣都是出類拔萃,但為何在這事上不肯鬆口?”
王巡潼不知道還有這種事,心頭駭然。
“因為他們不能背叛血親之族。”徐梁簡單道:“在這個以孝為本的天下,他不能,你不能,我也不能。所以百姓就活該被魚肉,被盤削致死?實際上百姓也不肯乖乖餓死,所以才有了王嘉胤,有了高迎祥,有了李闖和獻賊,乃至於前不久的奴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咱們為何不能收斂一些貪婪之性,讓下民安居樂業,權貴常保家聲,天家垂拱而治,最後天下太平,以近大同之世?”徐梁盯著王巡潼。
王巡潼彷彿感覺到了一股熱流從丹田上湧,讓他整個人都激昂起來。長久困擾他的死結突然開啟,應聲道:“陛下所言極是!天家、勢家、民家,本不該是你有我無,你死我活之狀!聖人立教,正是為了生民安康,各得其所。禮者,離也。正是有人非禮而為,才釀成今日窘迫之勢。臣以為陛下嚴法紀,正是斬斷非禮之爪,誠可為也!”
“既然內閣推不出一部稅法,那就從我浙江先來。”王巡潼道:“臣願挨家挨戶,收羅民意,促進此法在浙江推廣。”
徐梁本來不希望國家重要法律從下而上產生,這樣很可能造成美國似的司法紊亂,增大司法成本,甚至還會埋下“聯省自治”的隱患。不過浙江一向是華夏故土,又是財賦重鎮,若是在監控下適當放鬆一把,倒是打破僵局的切入口。
“只是陛下,”王巡潼抬起頭,“臣風聞一樁小事……”
“說。”
“聽聞當日陛下徵召蠶娘,許諾給予其家上年賣絲純利,可有此事?”王巡潼問道。
“是,因為各地情形不一,不宜統一標價,只以其家上年所得為準。”徐梁道。
“可是各州縣給出的官府定價卻是十兩銀子一人。”王巡潼道:“到了村中各家,多的能拿六七兩,少的只有一二兩!這等情形又該如何杜絕?”
徐梁心中不免暗恨,仍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笑臉道:“這也就是在浙江,你去山東、河南看看,是否會有這等事。”
王巡潼愕然:“陛下是說江南官員格外貪婪麼?”
“人心貪婪是一樣的,但有一些東西能夠抑制貪婪。”徐梁道:“比如說敬畏,比如說榮譽。表彰勤廉能吏,嚴懲庸蠹蛀蟲,這事不僅僅是都察院的責任,平日你們也該自查自警,真等都察院來了就晚了。”
“我本來是想等下半年給浙江找個鐵腕些的布政使,不過既然你有為民之心,看起來還對講道理略存幻想,不妨讓你暫代布政使一職,今年十月我再來看效果。”徐梁道。
王巡潼本來還擔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順,此刻有了布政使的名頭,倒是輕鬆許多。
“另外,你擔心的農民破產問題,我可以給你一個建議。”徐梁道:“大興土木,以工代賑。農民失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一失去土地就斷了活計。浙江水網稠密,平原與山地共存,光是修橋鋪路就能讓多少人找到活幹?”
“可是庫中空虛……”
“收富人的稅,抄貪官的家。”徐梁笑道:“而且還可以報項。”
前兩者讓王巡潼脖頸一涼,最後的“報項”卻是不明其旨。
“你可選些年輕幹練,有志於民生的熱血青年,先去行政學院學學規矩,施政起來也能方便許多。唔,對,你們浙江提學就是個能吏,辦的河南行政學院效果極好。你不妨多與他走動走動。”徐梁又道。
喜歡晚明霸業請大家收藏:()晚明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