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略一想,道:“我家便是如此麼?”
“對對,”徐梁略有欣慰,“太祖高皇帝本是赤貧之人,乃無產階級中的一員,後來驅逐胡虜,再造中華,君臨天下,這就是有產階級的馬首了。”
皇太子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但是,對於整個天下而言,階級卻是恆定的。”徐梁道:“人在其中進進出出,但終有人制人,有人制於人,也就是說,無論天下怎麼變,這兩個階級始終存在”
皇太子想了想,再次點了點頭。
“現在為父問你,我家是與誰共治天下?”
“是……與有產者共治天下。”皇太子略一思索,雖然還不能明白社會資源的確切概念,但還是做對了這道選擇題。他立刻又道:“父皇,給百姓土地,他們便是有產者了呀!”
“你能明白這點就好。”徐梁鬆了口氣:“有產者之中又有兩類,薄有家產者,以及富甲一方者。你覺得一個只有兩畝地的農夫,和一個家財萬貫的舉人,誰說話更有用?”
這個涉及到社會影響力的問題,答案未必就是簡單的非此即彼,但皇太子還是樸素地選擇了後者。
“這就對了,”徐梁因勢利導,“從表面看,天家是這個天下說話最有用的,影響力最大。實際上呢?如果下面的百姓都希望經商致富,而天家仍舊死守著田壟,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他們不忠!”太子叫了起來:“他們應當與我家共進退的!”
“對,他們不忠,結果也的確如此,所以才會有國變之禍。”徐梁道:“朝廷捉襟見肘,他們卻是奢靡非常,寧可將銀子扔進水裡也不肯給朝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子臉上浮現出一抹殺氣。
“但你又能有什麼辦法?國變之前,崇禎皇帝幾次勸募,卻沒人肯援手,難道能夠抄他們的家麼?”徐梁道:“因為你已經站到另一個階級去了。他們這些掌握了社會資源的人家視你為仇讎,誰肯援你?”
“父皇太過悲觀了,總還是有忠臣的!”太子信心滿滿道。
“忠臣?”徐梁冷笑一聲:“你去看看忠臣家裡有多少銀子,他們說的話有多少人聽。嘉靖朝倒是有個海瑞,可惜他並非忠於皇帝,而是忠於名教!要想保家秉國。唯一的辦法就是始終站在大勢一方,萬萬不可逆勢而為啊。”
見兒子不以為然,徐梁又道:“你知道英國國王麼?查理一世,他就是被朝中新貴公然處決,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英國也有操莽那般的人物!”太子頗為震驚。
“所以,站隊很重要,尤其是天家。”徐梁道:“從萬曆之後,國家資源已經轉移到了工商之族手中,而皇家仍舊站在地主的位置上。結果呢?這些工商之族一味要求增加賦稅。將國家壓力轉嫁到土地上,而一旦有人要動商稅,則群起而攻之。
“東林和閹黨之爭,說到底也是利益之爭。所以閹黨得勢時,國家商稅過百萬,而東林所謂眾正盈朝,朝廷卻收不到商稅了。”